- 遊客
- Lv.0
0
認同0
銅幣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彭博社指出,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北京政府2024年的經濟成長,若要達到先前設定的目標值5%的話,就應該從不動產下手。不過,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危機已經長達5年,故建議中央需要再下猛藥才行。 澳洲4大銀行業者之一的ANZ表示,要打破通縮螺旋(deflationary spiral)的話,心態就必須要徹底地改觀。也就是說,要大規模地實施寬鬆政策,避免名目GDP緊縮。 彭博社指出,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已經低迷了好幾年,造成的家庭財損大概高達18兆美元。另外,有好幾百萬個就業機會蒸發,消費者愈來愈沒信心外,鋼鐵等原物料的需求也跟著大減。 距離中國大陸之前公布超大規模的房地產振興計畫,現在已有4個月之久,但各項配套措施卻執行牛步,其中包括人行提供3000億人民幣,約425億美元給公營企業,去向建商買入沒賣掉的房屋,藉此希望能去化市場餘屋。 北京政府原本寄望有200多個城市參予拯救房市計畫,但地方政府嫌誘因不足,最後只有29個響應。因此,分析師認為,中國大陸應該拿出至少1兆至5兆人民幣才夠。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前曾建議,中國大陸可以拿出約1兆美元的資金,幫忙把沒蓋好的爛尾樓給蓋好。不過,北京政府卻不採納,因為無論是風險還是成本都過高。 彭博社認為,中國大陸對當地不動產遲遲不願提供更大援助,是因為中央政府已決定把經濟成長重心,從房地產移轉至高科技以及製造業。所以,有些大陸的開發商,甚至貸不到蓋房子所需的直接資金。 受訪的多數經濟學家預估,如果中國大陸不實施激勵房地產的計畫,今年實質上的經濟成長就只有4.8%,比北京政府宣示的5%要低。但若納入房價走低的因素來計算,名目上的成長可能還不到4.25%。中國大陸不動產的孱弱狀況,可能還要持續2到5年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