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fg789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7-26 07:36

美國經濟復甦究竟是中斷?還是已經結束?

美國經濟渡過3、4月的新冠肺炎疫情震撼之後,5、6月出現反彈;但現在又因為佛羅里達州、德州及加州等地區疫情再度升高,使景氣復甦再度受到威脅。(延伸閱讀:會員專屬/川普的疫情對應 讓「美國第一」變成「美國最後」


依據近月來的就業報告顯示,非農業就業人數繼3、4月劇減2200萬之後,5、6月已回升750萬人。這與疫情之前的數字相比雖然仍差得遠,但卻值得鼓舞。

其他指標也迅速回升,包括零售銷售5、6月分別回升18.2%及7.5%,幾乎收復了之前的失土。製造業也顯露生機,6月ISM指數回升到52.6,顯示工業部門景氣終於恢復擴張。但許多經濟學者擔心回升勢頭可能難以為繼,且未來幾周可能逆轉直下,因為疫情又告升溫。

與就業、餐廳訂位及人員流動量有關的高頻率數據都顯示經濟動能正在下降中,尤其是一些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當地消費者行為再轉為審慎,主管機關也暫停解禁措施,甚至更嚴格管制經濟活動。

依據人口普查局針對新冠肺炎的經濟衝擊所做的每周數據分析顯示,美國成年人的就業率從5月初以來雖穩定上升,但6月中到7月初期間卻下降整整1個百分點。

由於美國初步解封之後經濟表現優於預期,因此現在又碰到逆風來襲,造成的震撼自然更強。例如全美入口最多、經濟最強的加州,民主黨籍州長紐斯曼已經下令全州酒吧統統歇業,並禁止餐廳、酒莊、電影院及博物館開放室內的營運活動。

即使是共和黨主政的佛羅里達州,雖不願意重新封禁經濟活動,但也擔心疫情回升損及經濟復甦。這股審慎的氛圍還擴及其他州及地區,包括疫情已見好轉的東北部各州。

現在問題在於美國景氣動能究竟只是短暫受挫,很快就會再度恢復?抑或景氣將持續疲軟,重創美國企業及家庭,乃至於全球經濟?

據金融時報報導,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教授蘇裘勒指出,「由於疫情失控,經濟仍然相當疲軟,而且疫情失控愈來愈嚴重。如果此一勢頭持續,則過去兩個月來恢復的動能勢必將流失,且未來情況還甚至更糟」。

牛津經濟學公司學者包索爾指出,「我們一直警告,經濟復甦的關鍵在於公衛情況改善。一旦疫情開始惡化,復甦立刻就會暫停。需求將開始退潮,而一些州已經出現這種狀況,包括人員流動量及生產都減少,企業及家庭財務也將更吃緊」。

聯準會(Fed)決策階層也一直在密切觀察各項即時的經濟數據。理事布蘭納德上周便表示,美國經濟仍罩在「不確定的濃霧中」,且未來展望是由「走下坡的風險」所主導。她並表示,「疫情高燒不退,或出現第二波高峰,可能普遍導致強制性或自願性的社交保距,將壓抑復甦速度,甚至可能引發第二波的經濟活動驟降」。

達拉斯地區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卡普南甚至懇求美國民眾戴口罩,認為抑制疫情擴散比任何貨幣及財政政策都更有利於經濟復甦。他表示,再生及住院人數持續增加,正在對「經濟成長產生凍結效應」。

嘉信理財集團投資策略長尚德斯表示,全美國都感受到復甦減緩的氣氛,不僅僅限於「陽光帶」。確診人數回升,足以令民眾高度憂慮;不僅僅限於這些州,而且影響到全美企業及消費者;「這是全國性的情況」。

7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降73.2,比4月時的71.8谷底水準高不了多少。達美航空執行長巴斯汀表示,6月達美已經出現「良好的客量,營收也回升」,但卻擔心回升勢頭已經停止。

勞動市場最令人擔憂的,就是疫情如果持續不退,將使就業成長減弱,甚至損失數百萬個工作機會。

依據聖路易地區聯邦準備銀行編製的就業同時指數於4月降到最低點後便持續好轉,但6月底時卻變得搖擺不定,之後又微幅下降。尤其令人擔憂的是暫時性失業者所占的比率雖下降,但永久性失業者的比率卻上升。

美國消費支出及就業能夠回升,主要是靠聯邦政府4月開始實施的3兆美元擴張支出計畫,包括政府直接補助家庭,額外的失業給付,以及免除小企業的貸款債務。

但隨著景氣展望黯淡,這些措施的效果也開始減退。儘管民主黨國會議員要求再啟動3兆美元支出方案,用於失業補助、家庭直接補貼,以及協助各州及地方政府,但共和黨議員不願支持這項計畫,因而陷入僵局。

兩黨爭議的最大膠著點,在於對失業勞工發放的每周600美元額外給付,而這項補貼將於7月31日到期;共和黨與白宮要求減少補貼金額,認為政府過度慷慨,反而使勞工不願努力找工作。 

即使兩黨能夠妥協,聯邦政府對企業及家庭的支持力道也會大幅縮水,可能使許多家庭的必要性所得減少,甚至影響家庭付房租或房貸的能力。如果聯邦政府不再補助各州及城市,許多地方政府將被迫裁員。許多經濟學者擔心兩黨的新協議可能不足以支持經濟復甦。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