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8-05-06 19:56
「其低必有因」 低公設宅慢下手
首購族買房必看公設比,看到公設比低於30%的大樓,別先衝動下手,因為「其低必有因」。在建築法規的規範下,新推出的低公設大樓,通常有幾項特徵,分別為地下室僅開挖1層、1樓也蓋滿住家、或雨遮比較多,充分了解這些特點,才不致買得冤枉。
造成公設比高或低的因素,主要出在基地大小、形狀,與建商本身的意願關係不大,和唐建設總經理王至亮表示,由於建築法規規範8樓以上須設置雙逃生梯、11樓以上須有排煙室,15樓以上需設防災中心等,高於這些樓層以上的大樓,幾乎必在30%以上,至於樓梯的寬度,有些建商出於安全考量,也會做的比規定的大,也會讓公設比上升。
在此情況下,市面上低公設比的大樓,多是樓高7~9層、地下室僅開挖1層的低矮大樓,公設比24~27%,常見於郊區的首購宅,如果不蓋地下室,採1樓機械停車,甚至可讓公設比壓低至21%,但這類產品通常都有車位不夠的情況,幾乎多以機械車位來因應。
有些建商在大樓1樓規劃住家,不做公設,也可以稍壓低公設比,但也相對犧牲大樓的公設多元性;此外,觀察公設比計算方式可得知,屬於「分母」的花台、雨遮愈大,公設比也會愈低,大漁建設協理徐世朋表示,今年雨遮不計坪新制施行後,有些新案開始不計雨遮,也會稍微提高公設比,要和與雨遮計坪的建案比較,就需以總價來看較為準確。(洪子恩/台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