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4-30 17:48
《基金》風險趨避,上週亞股清一色遭賣超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在風險趨避影響下,上週外資對亞股清一色站在賣方,流動性佳、與美歐市場連動度高的台韓雙雄,雙雙成為外資主要賣超市場,其中以單週賣超南韓股市13.5億美元最高,台股資金淨流出11.06億美元居次,另外包括東協國家也全數面臨單週失血窘境,就連連續3週獲資金青睞的馬來西亞股市,上週也由買轉賣,遭外資賣超0.65億美元。
受到資金外流影響,上週亞股也是普遍走跌,印尼、越南皆重挫逾6%,台股下跌2.1%,馬來西亞與泰國股市跌幅也逾1%,唯「二」的亮點是印度股市週線上漲1.61%,與南韓股市的0.65%漲幅。
回顧4月外資對於亞股的態度,在全球市場雜音不斷的影響下,導致資金賣多買少,僅越南與馬來西亞是少數呈現吸金態勢的市場,其它不論東協或東北亞市場皆為失血狀態,其中又以東北亞市場為賣壓較沉重的地區。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雖然近期亞洲市場遇到亂流,但亞股基本面並未出現轉壞跡象,甚至持續向好,包括台韓GDP續揚,亞股經濟與盈利增長穩健,受惠內外需引擎加溫,韓國首季度GDP增長2.8%,優於預期,台灣GDP亦連續三季成長逾3%,顯示亞洲整體資產增長態勢穩健,搭配利率上行將加快銀行股獲利、就業市場改善刺激消費與醫療保健需求,東協區域內即將舉行的大選亦將加快政府開支與基建投資,均有利亞股盈利續揚。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指出,MSCI宣布自今年5月季度調整後,將A股於6月1日起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根據中金公司估算,今年A股入摩所帶來的資金規模在15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左右,在未來的5至10年內,將帶來2兆人民幣的增量資金。
應迦得表示,除了MSCI納入A股,滬、深港通等資本開放政策一波接一波,有助於提升外資參與A股的比重增加,並逐步扭轉過往以散戶為主的投資風格,且相對散戶偏好投機題材,機構與法人等長線海外資金看好A股高息公司,多屬質優穩定的大型藍籌股,在國際資金挹注下,亦能漸漸穩定A股走勢。
應迦得分析,就產業別來看,中國銀行、證券股因獲利前景提升,搭配股息率高居A股之冠下,預期將是2018年外資流入規模最大最看好的產業;另外,包括獲利成長強勁的食品飲料、電子等,亦可望在基本面加持之下受到外資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