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竟空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權證
發佈於 2016-05-10 07:02
除權息旺季 權證理財當紅
本帖最後由 畢竟空 於 16-05-10 07:08 編輯
台股在下月即將正式進入除權息旺季,近來台股下跌,市場「空頭」氣氛濃厚,相對也使得投資人更加擔心若參加除權息的話,因為除權息而「減損」的股價要漲回來,是否得等很長一段時間,而由於權證相較於現股,不會產生除權息所導致的股價減損問題,因此近來成為股民的另類「避風港」,但對此券商主管也提醒,布局要趁早,否則臨時抱佛腳很容易「買貴」。
群益證券衍生性商品部業務處經理蘇逸貞就分析,有不少權證投資人是在除權前一天才新加碼作投資,舉例來說,倘若權證是在6月3日除權,一般投資人習慣在6月1日或2日左右才進場,但因此也使得投資人下單買權證的交易量過度集中,因此反而讓這兩天的買價很容易變貴,因此蘇逸貞建議,有意透過權證來避免股價減損的投資人,不要等到除權前1、2天才進場,最好是能提前1至2周進場布局,買的價格也會更漂亮。
除了可避免價值減損,用投資權證代替現股的另一道好處在於資金槓桿期間不受限。若是投資現股,由於在除權息前、後幾日,會暫停融資券交易,很容易讓習慣用槓桿買股的投資人,錯失股價上漲或下跌行情賺取價差的機會,或是得強制回補股票。對此元大證券金融交易部副理林勝鵬即分析,權證不受除權息的停資停券規定影響,因而在除權息期間仍可使用資金槓桿,這是較現股投資的便利之處。
元大證券近幾天也觀察到,有好幾檔股票在股權息之前,相關權證交易量已出現暴增的現象,最主要在於上述的誘因。不過元大證券金融交易部主管也同時提醒,由於投資人在停資券期間操作上仍能使用槓桿,不像現股會受限,因此造市商的成本也會增加,這也將反映在權證價差上,價差也會比其他期間來得更大。
主管進而指出,投資人在除權息期間進場之前,得先觀察一下該檔權證的價差是否穩定,否則若進場時價差小、出場時價差擴大,將對投資獲利有一定影響。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