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53/5361.jpg)
-
Radiant 發達集團專員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5-27 18:45
豐田難擋金融危機 盲目擴張是“禍根
豐田難擋金融危機 盲目擴張是“禍根
一直以來被認為全球汽車行業“榜樣”的日本豐田汽車突然陷入了虧損。2007會計年度該公司為獲得了2.27萬億日元的盈利,而2008會計年度轉盈為虧,虧損規模達4610億日元。
盲目擴張和市場預測不准使得該公司遭到71年來的最大危機。豐田汽車最近在美國市場就凱美瑞等12種車型提出了折扣5000美元、0%分期付款利率的破格銷售條件。
就是說,將一般2.3萬美元的車輛以零利率1.8萬美元出售。這無異于傾銷行為,若在去年是難以想像的小書方式。
◆盲目向海外擴張導致危機
專家就豐田的衰退提出了以下看法:自2001年以後盲目在海外擴建工廠;管理階層的官僚主義化;產品質量的下滑。截止1994年,豐田在海外的生產能力只有100萬輛,而2008年增至500萬輛。21世紀初,隨著日元急劇走高,出口也低迷不振,由此,豐田乾脆在沒有匯率差距問題的海外市場大力增加了生產設施。
有批評認為,豐田之所以自2001年起將每年海外產量增加50萬輛,是因為與美國通用汽車爭奪“世界第一”的虛名。尤其是2006年末,豐田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完工了皮卡坦途(Tundra)的大型生產工廠,貌似壓制住了通用。
但那時剛好是美國發生次級貸危機的時期,從而攻擊的矛頭卻指向了豐田本身。豐田最終於去年末停產3個月,並減產20%.此外,豐田還計畫把預計於今年末竣工的專門生產中型SUV——漢蘭達的工廠改建成生產混合動力車——普銳斯的工廠。
豐田的盲目擴張還催生了質量問題。據消費者滿意度評估公司J.D Power發佈的報告,過去14年間一直雄據榜首的豐田在今年僅排第三,前兩位依次為通用汽車品牌別克和捷豹。這說明,豐田在短期內猛增海外產量,令品質管制出現了問題。
雖然豐田在世界新建了10多家工廠,但用來管理海外工廠的人才卻明顯不足。彭博社分析說,豐田的虧損源于人才短缺。
◆現代起亞能否安然無恙?
展開全球擴建競爭的並非豐田一家。最近,韓國現代起亞汽車也將國內外生產規模分別增加300萬輛等,也躋身於擴建競爭行列。但是,現代起亞能否持續維持這一生產規模,尚未得到驗證。專家們預測,若工廠的開工率降到70%,現代起亞汽車也會受到沉重的打擊。
此外,在此情況下,還有一些人對現代起亞到底有沒有全球經營能力這一點表示懷疑。比如,印度工廠的生產規模達60萬輛,可最近因印度工會舉行罷工而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此種種,海外勞資關係也成為了現代起亞的首要課題。
再看現金保有量,現代起亞汽車遠不如遭到危機的豐田。專家認為,豐田所持的資金為包括現金26萬億韓元在內,達到150萬億韓元。因此次危機虧損達幾萬億韓元,明年也估計損失達8萬億韓元,但不會面臨倒閉。與此相反,現代起亞汽車所持的資金只有6至8萬億韓元。
韓國產業研究院組長李恒求(音)警告說:“時下,現代起亞汽車決不能掉以輕心。”就從現代起亞汽車的企業結構上看,韓元升值,海外銷售就隨之下降,會導致出口低迷。如遇此情況,出口劇減,就會國內生產減少,有可能引發勞資糾紛。李恒久說:“除了豐田之外,大眾、菲亞特和現代起亞在世界汽車市場進行爭取第二的激烈鬥爭。這三家汽車公司規模和銷售款式相差無幾,因此難免競爭白熱化。”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美元兌日元的匯率重新漲至1美元兌100日元時,整個格局會發現“大轉變”。韓國交通安全工業園區汽車功能研究所朴容成(音)博士說:“豐田汽車虧損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匯率,若匯率變成1美元兌換120日元,豐田汽車的銷量就會劇增,會獲得巨額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