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7-16 13:37
開放網路借貸?國人尚缺風險自負觀念
彭禎伶 2015.07.1612:17
第三方支付業者一再建議開放P2P(個人對個人網路借貸業務),金管會主委曾銘宗16日表示,這是「金融民主化」的象徵之一,但重點是台灣民眾是否成熟到「風險自負」,就是在平台上借錢出去,賺比較高的利率,但賠了摸摸鼻子就認了,不要到處攔路告狀,那就可以開放。
曾銘宗強調,他對P2P及純網銀的態度都是開放的,但金融監理必須掌握科技發展趨勢外,也要考慮對市場的衝擊,如純網路銀行一開放,對民眾來說只是多項服務、多個選擇,但對台灣金融市場卻會造成「鯰魚效果」,即對金融生態產生重大衝擊,首先就是對39家國銀的分行、16萬從業人員的就業有重大影響。
曾銘宗指出,台灣民眾現在跟銀行買賣金融商品,賠了就到處告狀,昨天即有民眾因為出國忘了繳信用卡款,被聯徵中心註記,就打給金管會告狀一、二小時,若金管會開放P2P,就像民間標會的升級版,只是透過網路後,借錢的人是誰可能都不認識,民眾賺高利息之餘,若不小心賠錢,是否要叫政府或平台業者負責?台灣是否成熟到民眾可自負風險,將是P2P可否開放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