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ak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2-14 15:21
中國扶植 中芯獲注資127億 有助改善營運 台積電:期待及祝福
中國政府加強扶植其國內半導體產業開始啟動!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昨宣布與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達成1項投資協定,根據協定規定,產業投資基金將以每股0.6593港元的認購價認購47億股新股份,總額達30.9871億港元(約127.2億元台幣)。
中芯國際指出,這筆投資將會用作中芯國際的資本支出、債務償還以及整體運營支出。根據協定,產業投資基金將有權在中芯國際董事會提名1位董事。
將有權提名1位董事
中芯國際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邱慈雲表示,「我們很高興獲得產業投資基金的認可和投資,這彰顯了中芯國際在中國半導體生態系統裡的重要作用。與產業投資基金的合作,將促使中芯國際更好地發展技術及擴充產能,在中國和世界集成電路行業(積體電路)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由於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規模可望達6000億元人民幣(約3兆台幣),並全力扶植其境內的IC設計、晶圓代工及封測等半導體產業,曾引發台灣半導體產業人士熱議,不少人擔心中國半導體廠在中國政府大力扶持下茁壯,同時也用高薪來台灣挖角,造成台灣半導體業人才流失,未來恐將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上造成壓力。
製造部分難超越台廠
不過,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針對中國政府扶植半導體產業上卻有不同看法,他說中國很多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設計廠事實上有很多都是台積電的客戶,對於台積電來說不見得是壞事,並直言「台積電是非常期待及祝福,也能做相當的協助發展。」
力晶執行長黃崇仁先前也表示,中國政策扶持半導體,預期成長壯大最快的就是IC設計公司,中國半導體產業在製造部分很難超越台灣,但設計部分,中國可用政府的錢進行全球購併,會是台灣最大威脅。
全球購併成台廠威脅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於2014年9月24日正式成立,包括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中國移動、上海國盛(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團、華芯投資管理等共同簽署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定」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象徵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設立旨在支持中國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促進整體產業鏈上下游生態系統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