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口木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實力養成   發佈於 2009-04-20 04:57

證券分析的本質

本文來自某書節錄,翻譯看過之後我覺得不錯,轉貼給大家閱讀
一、技術分析的根源
技術分析是前人運用統計原理,對於市場進行大量統計歸納,從較高的成功率中,總結出的分析方法。就像大雁的飛行方式,大雁不懂什麼是空氣動力學,但是長年累月的飛行,不斷嘗試,使它們發現用一字形、或人字形飛行最節省體力,長此以往,就形成了這種特有的飛行方式。技術分析的形成也是一樣,投資人經過大量的觀察,發現一些圖形和某種現象一旦出現,買進股票或賣空股票獲利概率都非常高,他們將這一種現象加以歸類,就逐步形成了一種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可以分為指標分析、形態分析、趨勢分析,以及時間週期分析。從表面上看是各自不同的分析方法,實質都是從不同角度對市場特徵的總結。僅僅利用單一的技術分析方法分析股價未來波動,實踐證明準確性並不高,這是因為任何一種技術分析,都有它的不足之處。有時候某種技術分析方法,能夠較為準確給出買賣時機,但是有的時候卻失誤率很高。這種情況頻繁發生,以至於有時我們無法正確判斷。這些原創人在金融市場傾家蕩產,用血與淚總結出的經驗,儘管有缺陷,但都是他們對市場不同程度的理解與觀察。
傳統的技術分析,很像我們判斷黃金真偽的方法。有的是用手掂它的重量,有的是觀察它的色澤,有的測試它的硬度,所有方法都是對於黃金某些單一特徵的瞭解。事實上運用單一的方法,失誤的機率很高。就像只瞭解黃金的密度和硬度,而不知道它的顏色,通過這兩個特徵研判,就有可能被人用鉛所矇騙,不論硬度和密度鉛與黃金都比較相似。反過來如果僅知道黃金的色澤,並僅以此作為判斷依據,也會被人用黃銅所迷惑。
因此可以說不論任何的單一分析方法,都不可能十分精確的判斷,如果我們希望對投資機會有更為精確的把握,就有必要作進一步更深入的瞭解。通過對技術分析的學習借此瞭解市場的本質,而不是生搬硬套地運用。只有明明白白知道市場本質,才有長期獲利的希望。找到它的源頭所在,才能夠靈活加以運用。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市場的大量統計,以及認真分析技術分析形成的原因,以此瞭解股市運動規律的本質。然後通過對市場內在規律的瞭解從各個角度綜合研判,而不局限某種單一方法,這樣成功概率就會大大提高。
所有技術分析家或技術分析理論的創始人,都沒有明確地告訴我們市場的本質是什麼,事實上他們也未必知道這些規律的內在原因就是投資大眾的本能反應。
通過前面對於技術分析體系中的形態分析、趨勢分析的剖析,只要我們頭腦中不加以任何偏見與固執,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所謂技術分析的形成,是投資大眾本能反應的結果。所以正確的學習技術分析,應該以此瞭解投資人面對股價波動的本能反映和心理變化。
二、殘缺的基本分析
實際上,影響投資人心理變化的不僅僅是股價的波動,股票基本面對投資人心理同樣也能造成很深的影響,並最終影響股價的波動,因此我們應該同時關注基本面的變動。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這裏所說的對基本面的關注不是說去瞭解傳統的基本分析的分析方法,而是通過瞭解投資大眾對於基本面的認識和看法,來瞭解投資人在基本面有所轉變之後買賣欲望的變化。
所謂傳統的基本分析認為,股票的價格取決於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和未來前景,上市公司經營前景好股價就高,經營前景差股價就低,而不是供求關係決定股價的波動。
基本分析忠實的擁護者認為,只要有全面的資料與理性的頭腦,就可以對每一隻股票進行精確的定價。不知道他們想過沒有,即使可以保證資料的正確,一個公司如果出現了被收購或兼併、重組的情況,是否能以過去的資料,在股價飆升前發現它的內在價值的轉變?歷史一次次證明,一家公司在正式公告兼併和收購之前,股價往往已經經過大幅上升。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不知道基本分析者,是怎樣在消息未公佈前,正確分析股價上漲的原因,同時有能力及早跟進?
基本分析者堅信基本面影響股價,但是不知道他們想過沒有,股價也同樣在影響基本面,並產生深遠的影響。一隻股票的業績極為優良,股價達五十元左右,每股的配股價可以達到三四十元。而另一家公司因股價不高,只有十元左右,它的配股價最多也就是八九元。同樣的總股本與配股數量情況下,前者明顯比後者募集的資金要高出很多,所投入新的朝陽行業的資金與科研資金,就明顯會多得多,十分有利於公司的發展。這些優勢必然會有力地推動基本面的再次高速成長,這就是股價影響基本面的例子。
基本面影響股價,股價的走強又回過頭來影響基本面,不知道基本分析者是如何分析這種互相推動的現象,如果基本分析不能夠對以上的幾點理性客觀地分析,即使我們不能說基本分析毫無意義,最少也可以說基本分析是不完善的。
基本分析認為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及早進入就是最明智之舉。但是他們沒有想過,世界上有那麼多的自然資源,比如石油,他們在幾百年前和現在有什麼不同?
即使是有人在幾百年前知道它的價值,對於他的一生又有什麼意義,難道可以給他帶來財富?假設世界石油儲量像海水一樣豐富,它的價格是否還會像現在這樣昂貴?如果僅有現在世界石油儲備的10%呢?表面上看基本面的變動是股價波動的內因,實質只是藉口,炒作的理由。但是我們並不能忽視基本分析,因為儘管基本分析本身並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但投資人對基本面的看法,卻能夠影響投資大眾買賣股票的欲望,最終造成股價的波動。
這種情況屢見不鮮。譬如有兩個股票同時開始下跌,一隻股票是績優股,另一隻股票是垃圾股,可以肯定的說,這兩支股票通常是垃圾股跌的較快幅度較大,而績優股跌得通常較慢,而且幅度較小。這主要是因為持有垃圾股的多為投機客,他們通常沒有持股的信心,一有風吹草動就逃之夭夭,哪怕虧損較重也肯忍痛割肉。而持幣觀望的投資人也因種種擔心不敢輕易進場,所以垃圾股通常下跌較快。
而績優股則不同,這種股票的持有者信心較大,所以一旦股價下跌,不肯輕易割肉,甚至還有不少人還敢逢低買進攤低成本,持幣的投資人也因是績優股敢於買進,所以在同等的市場氣氛下跌幅要小於垃圾股,下跌速度也會小於垃圾股。這就是投資人對基本面的看法影響股價波動的實例。在所有股票的投資過程中,95%以上的投資人會適當考慮基本面的變化,只是程度不同而以,完全忽視基本分析僅僅是極個別走火入魔的技術分析者。因此我們應該留意的是投資人對基本面的認識,而不是基本分析本身。
基本分析影響投資人的交易欲望是十分常見的事,有的人因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擔心股價下跌,急於賣出而不願買進;有的人擔心轉配股上市造成供大於求,而急於賣出股票;有的人因洪水肆虐,擔心洪泛區的公司業績受到影響,而賣出股票;有的人因為上市公司基本面有好轉,認為股價會上漲,因此買進股票;有的人因相信某公司中期業績較好,而買進。
投資大眾對基本面的看法,和他們面對股票波動的本能反應,影響了他們的買賣欲望,買賣的欲望又影響了供求關係,供求關係最終決定性的造成價格的波動,而不是股票的內在價值。
一顆完美的鑽石也許是舉世無雙的,每一個人都想得到,所以水漲船高。而氧氣與水卻隨處可見,得到容易所以就不具有較高的價格,所以說供求關係決定價格。
不僅僅在股票市場上是由供求關係決定價格,不論在期貨市場、藝術品市場、還是菜市場,世間萬物所有的價格都取決於供求關係,而不是什麼內在價值。
所以想要成功,就不能按照傳統的基本分析,去分析某一條消息會給公司帶來什麼樣的意義,這樣毫無價值。而是要看大眾投資人究竟怎樣分析這一消息,投資人的理解最終會成為實質的買進和賣出,影響供求關係造成股價波動。不論投資人對後市的看法是否正確,只要看好的力量大於看空的力量,就會使需求大於供給,造成股價上漲;只要看空的力量大於看好的力量,就會造成供大於求,造成股價下跌,至少暫時可以改變股價的波動。
以上就是我對於基本分析運用地理解。
除了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投資人的買賣決定。這些因素只要投資人認為會影響股價的波動,那麼我們就應該對此有所瞭解。因為只要大多數投資人相信會影響股價的波動,就會引起他們的買賣行為,投資人看好後市,無論有理或無理,適中或過度,都會造成實質的購買力;投資人看空後市,不論是否盲目,有實質問題也好,流言蜚語也好,或者受其他人情緒影響而歇斯底里也好,或者杞人憂天也好,都會導致賣出,形成供求關係影響股價波動,而不論這種看法是對是錯。
三、操縱行為對股市的影響
供求關係是影響股價波動的真正原因已經毋庸置疑,但是影響股價供求關係的不僅是投資大眾,當大機構獲取十分明確的資訊,而投入大量的資金,往往是改變供求關係的重要因素。因為散戶只是一盤散沙,僅僅是它們在市場上進出,只會有一些小風小浪,只有機構大戶的巨量資金介入,才會造成巨大的投資機會,我們要捕捉的就是這樣的投資機會。
機構大戶的操縱行為與市場的繁榮有著密切的關係。股市是充滿投機氣氛的場所,再完美的制度也不能杜絕投機行為。因為正是由於證券市場存在著這種心理,才使得證券市場交易活躍。如果完全消滅投機操縱行為,管得過死就會使市場波瀾不興,市場不景氣造成企業融資困難,妨礙經濟的發展。因此操縱行為是不可消滅的,只能夠加以適當的監管和引導。
四、主力的思路
當一個上市公司內部發生變化,或者宏觀經濟要發生轉變時,機構往往憑藉自己的資訊網和對機會的敏感,迅速發現投資機會,準備投資。他們的資金量十分巨大,進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必然會在圖表上留下蛛絲馬跡,這樣就為我們的投資提供了依據。
機構對後市的真實看法,絕不會告訴我們,反而會遮遮掩掩。但盤面是無聲的語言,它會用獨特的語言,將真實的一面展現給我們。機構和投資大眾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體,機構在低位元買進時,需要投資人賣出股票給他;機構在高位賣出時,需要投資人在高位大量買進。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一定要用某種手段影響投資人,他們不可能威逼投資人買進,只能通過欺騙來誘使投資人進行交易,所以一切方法都是建立在對投資人瞭解的基礎上。用小利誘使他們進入,然後大量賣出獲利豐厚的股票。用他們最厭惡的手段搔擾他們,迫使他們在損失慘重的底部區域賣出股票給自己。
以上的一切只有借助於市場的氣氛隱藏他真正企圖,才有成功的可能。只要我們可以較為準確地判斷投資大眾的看法,就可以從市場的波動方向中判斷出機構的舉動。因為沒有機構暗中交易,股價必然會朝著投資大眾預期的方向波動。當出現股價的波動與投資人的預期相違背,大多數投資人看空後市紛紛割肉,而股價卻不再繼續下跌,反而開始逐步上漲,這往往是機構借利空吸貨造成的,表明有新的力量在偷偷大舉介入;當絕大多數投資大眾認為股價還會一漲再漲,看好後市積極買進,股價卻不上漲,反而出現較大的成交量並跌破支撐,必定是機構借助於良好的市場氣氛,大量出貨造成的。股價的波動投資人越不認同,反轉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我們投資的最佳點位,就是在極端的市場氣氛中,在市場最熱烈時,尋找賣空的機會;在最淒涼的市場氣氛中,尋找做多的時機。
為什麼我們要緊盯這些大的資金持有者?首先他們的資金十分巨大,只要開始進場,不論對錯,都會直接改變股票的供求關係,推動股價上漲,這樣我們就可以緊跟機構獲利。可以說研究大機構的動向,就是研究資金的運動情況。
另外,持有大資金的機構通常有十分強大的調研能力,專業水準高,資訊靈通,從宏觀分析到行業分析再到公司分析都比較精通,更能把握大趨勢發展,對投資機會更敏感。他們的資金巨大,進出都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退出更是十分艱難,所以通常會等到很有把握時,才會小心進場。當他們進場時,通常表明隨後這只股票會有實質改變,機構大戶的介入越深則說明後市越有實質的題材。
並不是說這些大資金的持有者就一定會獲利,他們也同樣會出錯,歷史證明只有高水準的機構才有可能獲利。
許多人對機構充滿迷信,認為機構是戰無不勝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從中國證券市場的歷史經驗來看,真正最終能夠全身而退,並獲取豐厚的利潤的主力是少之又少的,絕大多數的機構都是虧損累累損失慘重。只有遵循客觀規律,尊重市場的機構,才有成功的機會,否則他們只會比中小散戶的結局更慘。
其實對機構的迷信是無知的行為,很多的機構甚至根本不懂的投資之道,而誤以為資金為王,以為大資金就可以決定一切操縱一切。充足的資金是可以操縱價格,可以使股價隨心所欲的上漲下跌,但是出貨,唯有投資者的認同,才有可能買進,否則必然會失敗,我們看看中科系、四川湖山、億安科技之流,就可以一目了然。
還有人很多人誤認為每個機構大戶都有各自截然不同的操盤風格,只有充分瞭解他們的各種風格和喜好,正確地對號入座才有成功的機會,這實在是無稽之談,真正的高手是不可能有風格和特色的,因為他們所有的著手點都是散戶的心理,和當時的市場氣氛,以及怎樣做才能符合自己最大化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性格。
那些自以為是的,順著自己性格的炒作的蠢莊,必定會很快被市場所淘汰,這樣的主力即使跟對了又有什麼好的結果?
六、黃金買點的形成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開端,正確的把握絕佳的買進時機是我們重要的工作,我們學習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最佳買進時機。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可以找到一些能夠上漲的股票,但我們不應該滿足於僅僅會上漲的股票,而是要去尋找最具潛力的股票,因為我們的目標是精益求精。所以通過設置一些前提,作為選股的條件,是我們提高勝算的基礎。
1、有寬廣的底部。
我們的首選是有漫長築底過程的底部形態,這是因為底部過程中在低位盤旋的時間越長,平均持倉成本就越低,一旦向上突破投資人賣出股票的願望十分強烈,機構很容易吸進大量的股票。一旦向上突破往往說明機構有十足做多的信心與實力,因此後市的漲幅就十分巨大。
2、突破時極其巨大的成交量。
觀察成交量的變化是研判黑馬股的重要手段,不論任何時候,永遠不要相信一個沒有巨大成交量伴隨的突破,突破時成交量越大,越具有意義。它表明投資大眾因稍有盈餘,或損失稍有減少就急於出局,遭遇機構大戶的的大量買進形成的,所以越大越好。
3、極高的相對強度。
相對強度是我們選股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謂相對強弱就是指一隻股票與一群股票,或者一隻股票與大盤指數之間的走勢強弱比率關係,它也可存在於一個板塊與大盤指數之間。最早提出相對強度的是羅伯特•雷亞。我們現在所指的相對強度,是一隻股票與大盤指數之間的比率關係。當大盤上漲10%時,如果某個個股在同一時期上漲幅度小於10%,我們就說這只股票的相對強度弱於大盤。而另一
個個股的漲幅在同一時期大於10%,我們就說這只個股的相對強度強於大勢。當個股強於大盤的程度越大,相對強度就越高。當大盤在下跌的時候,而個股在上漲,更說明相對強度極強。買賣股票的重要判斷依據,就是相對強弱。
不論任何時候,我們絕不能買進任何相對強度較弱的股票。如果大盤持續上漲,個股儘管也在上漲,但是相對強度卻較弱,常常可以說明該股的上漲是十分被動的,多是大勢上揚帶動,表明這只股票上漲將十分有限。我們選擇最佳股票時,前提就是在大勢長期下跌的急速下跌期買進股價大幅上漲,伴隨極強的相對強度突破阻力位的股票,因為這樣的股票走勢通常是機構利用悲觀的市場氣氛,大量買進股票造成的。
在大勢接連下跌之後,絕大多數人都被深深套牢了,套牢的恐懼會使人難以忍受,解套願望強烈。而在這時卻有一隻股票不跌反漲,持有股票的投資人擔心股價回調,因此大多產生強烈落袋為安的念頭,急於賣出。而持幣的投資人通常會採取小心謹慎的態度不敢輕易進場,因為在他們身邊有著太多屢作屢挫損失慘重的朋友。即使敢於買進,通常也是試探性買進。或者去買進一些相對強度稍強的股票,這樣在心理上比較容易接受。而更多的投資人乾脆去買跌幅巨大的股票坐等股價反彈。這樣相對強度最強的股票很容易大量集中到機構的手中,可以說這種走勢的結果就是機構大量吸貨的產物。既然他們肯大量買進,往往預示著行情就要大幅拉升了,這樣的股票通常會迅速成為市場的龍頭品種。
4、異常悲觀的市場氣氛,或者較大利空個股。
在作多某只股票時,一致看空的氣氛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悲觀的市場氣氛下,大多投資人都十分謹慎,出於恐懼心理投資人極易賣出手中的籌碼,因此機構只要稍稍拉高股票,很容易吸進大量的籌碼。越悲觀的市場氣氛越是買進的最佳時機。而市場氣氛熱烈的時候,大多數投資人往往對未來滿懷希望,機構很難吸到大量的籌碼,所以不論任何時候,儘量不要在市場氣氛良好的時候買進股票,這樣成功的概率不高。如果以後容許賣空股票時,也要儘量在氣氛熱烈的市場中賣空股票所以,行情就要大幅拉升了,這樣的股票通常會迅速成為市場的龍頭品種。
不論任何時候,只要有機構開始大量買進某只股票,就是這個股票大幅上漲的開始,沒有絕對的把握,他們是萬萬不敢大舉進場的。因此,只要我們找到了被機構不顧一切大量買進的股票,就等於找到了未來的龍頭。以上的方法就是為這一目的而設,最佳的投資買點是當以上條件都同時符合時,為最佳買進點位。也就是說,某只股票在大盤長期下跌過程中,它反而形成寬廣的底部,最後在市場一片看空中,在極強的相對強度下,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向上突破頸線時,即形成最佳的買進時機。這樣形成的買進時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成功率極高,因此我們稱之為黃金買點。但是真正完全符合以上條件的投資機會少之又少,有時當符合前面的兩個以上條件伴隨著股價的突破時,往往也是較好的買進時機,因為它們的成功率也相對較高,但是應該十分慎重對待。
我們應該引以注意的是,這些前提並非是死的教條,隨著未來市場投資主體漸漸改變,以上方法也許漸漸會不再適用,但是萬變不離其中,不論是任何時候的金融市場,永遠是機構大戶與市場的投資主體的對奕,機構大戶利用對市場投資主體的瞭解進行操縱,以求從中獲取巨大的利潤。我們只要真正明白股票的運作規律,瞭解市場上的投資主體的心理,從中找到最佳的方法還是易如反掌的。
機構介入程度最大的股票,事實上也是最好與其他的股票區分的,因為它的走勢往往與大眾的預期截然不同,很多時候,我們所面臨的真正困難,不是在於是否能夠發現它,而是在於你是否有勇氣在悲觀的氣氛中全倉殺進。更多的時候,恐懼和擔心使我們更願意在良好的氣氛中,買進與大多數股票趨同的股票,因為這樣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一些。但是,如果你要的是最好最強勢的股票,就絲毫沒有妥協的餘地。
我們在證券市場上通過不斷的總結和學習,真正的目的就是了解市場,只有通過對市場充分的瞭解,才可以真正找到蛛絲馬跡。事實上不僅在證券市場上這樣,任何的行業都是這樣。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通過對機床正常狀態下的瞭解,可以在機器出現故障的一霎那間,知道機器出現了什麼樣的故障。員警通過對正常人心理的瞭解,常常輕易發現那些已成驚弓之鳥的罪犯。(出於恐懼心理當周圍出
現員警時他本能地想逃避,而不敢正視。)我則通過對於投資主體深刻的瞭解,推斷股票市場的走勢,當某個股票一旦出現與大眾的看法不和諧的異動,則說明有新的情況出現了,這往往很可能就是新的投資機會。
七、最佳賣點
股市有言,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當我們學會掌握最佳的買進時機進行交易之後,僅僅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如何掌握最佳的賣出時機。市場上最遺憾的不是原本就一無所有,而是在股票剛剛上漲的開始,投資人就紛紛賣出了手中的股票,然後眼睜睜的看著它狂漲,或者死死的抱住股票,任它暴漲暴跌體會上上下下的感覺,直到煮熟的鴨子又飛了。極少有人可以一直持有到高價區才賣出,為什麼會有這麼痛苦的遺憾?究其根源,只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一個長遠的持股計畫,不會捕捉最佳的賣出時機,因此很容易被股價小幅波動所困惑,最終失去了應該到手的巨額利潤。如何選擇最佳賣點,是獲利極重要和困難的一環。
很多人賣出是因為已經獲利,而長期持有是因為已經陷入套牢的泥潭,這是完全錯誤的,好的投資策略恰恰相反,他只會讓利潤奔跑,而砍掉所有可能使他陷入泥潭的股票。
首先我們必須要克服錯誤的態度,大多數時候我們賣出的願望取決於我們的得與失,賣出意願通常隨著虧損的加大而減少,隨著獲利的增加而增加,以及我們對後市過分的擔心。所有的意願都取決於我們的主觀意志,而不是客觀的推斷。或者擔心公司的業績下滑會造成股價的下跌;或者擔心市盈率太高難以支撐股價;或者擔心某種宏觀因素影響公司的前景,再影響公司股價。各種因素常常會影響我們的判斷,事實上真正影響公司發展前景的因素早已經反映在股票價格上了,走勢早已包含了一切。如果我們希望取得良好的收益,賣出的前提條件只有一個,就是是否股價已經跌破重要的支撐,開始進入下跌階段,而不能以個人得失和主觀的認識影響我們的賣出決定。
因此我們首先對自己承諾,除非股票自己走出頭部,跌破重要的支撐,否則決不因為任何的原因賣出股票。不論這只股票的價格有多高,有多少的利空傳聞,市場氣氛有多可怕,或者我們的獲利程度有多豐厚。
最佳的賣出點應隨著股價地波動而調整,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如何最大化地保證我們盈利安全性的同時,還能對風險加以控制是一個動態的概念。
因為有正確的賣出點保護,我們不會為小幅的振盪所嚇倒,而可以保持心平氣和。
就這樣,每當股價在上漲過程中受到拋壓,回落到一個價位受到有效支撐時,我們就將賣出價位抬高至這一價位處,一旦這一價位被向下突破,就是我們的賣出時機。這樣逐步移動賣出點位,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利潤就會越來越豐厚了,但是因為有賣出點的保護,所以我們深深明白,我們決不會將到手的利潤重新還給行情表,因此我們就可以鎮定自若的冷靜觀察行情的變化,而不是像大多數的投資人那樣陷進深深的恐懼和貪婪之中。
行情的結束,於是我們就在這一價位處從容出局。隨後股價往往小幅回調至頸線處即行回落,再次證明了牛市行情的終結。
用一句話來講,因為支撐一旦形成通常不易被跌穿,除非有強大的賣壓出現才能造成股價跌破支撐。因此每一個新的支撐出現之後,一旦被有效向下突破時,(所謂有效跌破支撐的確認,同頂部頸線的突破確認相同,都是以收盤價跌破支撐的幅度在3%以上作為有突破。)就是我們的賣出點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反映出股價趨勢的反轉。
很多人在持有股票過程中,很喜歡給自己一個定位,譬如短線投機、中線持有、長線投資等,而我從來沒有為自己下一個這樣的定義,因為任何股票,我在進場前都沒有計劃準備持有期限。我只會眼盯著自己的止損點位是否被突破,只要我的止損點位不被向下突破,我就會一直持有直到趨勢的反轉,因為止損點位代表著我的持倉成本和趨勢的反轉。
如果我所設的止損位不破,我就會持續持有,而不論是一個月還是一年。但是一旦如果股價向下跌破我的止損,只要規則容許我出局,那怕是僅僅持有一分鐘,我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出局。止損點位的突破意味著趨勢的反轉,表示著他已經在近期內無法再給我帶來利潤,因此毫無持有的道理。而股價只要順著我的預期成長,就意味著它會源源不斷的給我帶來豐厚的利潤,就像好的員工不應該被開除一樣,相反應該得到的是鼓勵,因此我從不賣出正在成長的股票,無論持有時間是一個月還是一年。
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我們採用步步為營的策略來控制風險,每當股價上漲一個臺
階,一個新的支撐形成,我們就將賣出點位上移至這一新的支撐價位,用以保護我們已經到手的利潤不被侵蝕,一旦股價跌破支撐位就立即賣出,絲毫不能猶豫。
因為有時一旦股價跌破支撐,下跌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往往在你還在猶豫的時候已經下跌很多了。儘管運用這種方法使我們不能賣在最高點,但任何事有得就有失,在我們尋求穩健的同時,就不得不有所付出,要想不被小的振盪所嚇跑,適當地拿出一點到手的利潤作為獲取利潤同時控制風險的代價,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只有這樣才能使你在大多數時候,在大勢基本向好時一路持有,直至行情反轉。
在整個股票持有過程中,最大的困擾來自于我們對未來不確定因素的困惑,貪婪與恐懼總是時刻影響我們正常的判斷。人的本性總是不切實際的希望自己地投資完美無暇,既不放過任何的利潤,又不願承擔一點點風險,事實上任何事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
整個證券分析體系的學習過程,實質就是我們對市場上投資人的瞭解的過程。當我們徹底瞭解了市場的運作規律,瞭解了市場上的投資人,就逐步打下了成功的基礎,但是如果你要想掌握更全面的知識,還需更進一步學習操作的策略。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