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9-05 21:29
石化業盼速簽貨貿協議 台塑化:燃油管走西濱 沒經過都市
兩岸貨貿談判10日將登場,且中韓FTA(F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貿易協定)最快年底生效,對台石化業衝擊大。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以「前有勁敵、後有追兵」形容台灣石化業處境,盼業者朝高值化產品發展,提升自身競爭力。
朝高值化提升競爭力
中油董事長林聖忠則表示,中國是台灣石化品主要出口地區,盼盡速簽署貨貿協議,爭取降稅,否則石化產業在台將很難再發展。
中國石油學會昨舉行會員大會與論壇,由理事長朱少華主持,林聖忠、陳寶郎與台綜院院長吳再益等產學界大老,分別在會中發表專題演講。林聖忠以「服貿、貨貿、石化業」為題;陳寶郎主講「台灣石化業的未來」;吳再益則探討「台灣石化工業長期發展策略」。
近期外界關注石化及油品管線公開化議題,陳寶郎表示,汽柴油和航空燃油被盜的風險很高,故不建議公開。陳也表示,台塑化的汽油等燃料油,是用4條管線輸送到北部,都沒經過都市,而是沿西濱公路往北走。
不過,陳寶郎建議,石化管線應該公開,因被盜風險不高,且危險性較高,故有其公開的必要性,並強調以管線輸送石油化學品,絕對比槽車運輸安全。
管線輸送比槽車安全
林聖忠則表示,政府機關自有衡量,討論過程中,中油會將自身顧慮向政府機關報告,讓政府做最後決定。朱少華對這次高雄氣爆事件,僅說細節都要追查,但「誰做的誰負責」。
陳寶郎還說,事實上石化業者早將石化管線的分布圖,送交給主管機關與地方政府,如此一來,政府單位施工才知道哪個路段要避開,避免誤挖石化管線,至於要不要將管線圖公諸於世?仍由地方政府決定。
對頁岩氣議題,陳寶郎說,頁岩氣開採技術自2008年有重大突破後,讓以石油腦進行裂解的輕油裂解廠出現重大勁敵。以頁岩氣煉製的乙烯,每噸僅成本500美元;但用輕油裂解的乙烯,每噸成本卻高達1000美元。
陳話鋒一轉,表示石化業不必過於擔憂,因頁岩氣製乙烯增幅不大,且煤化工有水耗等環保問題,若輕油裂解乙烯的業者能提升競爭力,仍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