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03/327.jpg)
-
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3-18 13:51
03/19號傳真稿筆記
台股向上變盤 個股選擇權拚關鍵轉折
上週美股持續破底,台股擁技術及籌碼面抗跌,大盤在3955點切4164點上升線及5095點切4817點下降線,形成收歛大三角整理壓縮,未往單向變盤前指數空間不大,個股較有表現空間,金融股上週遭外資大調節後,官股金融率先止穩,第三次金改政策傾向官股自行整併,彰銀擺脫台新金以小併大困擾,對彰銀而言是轉機,去年EPS預估仍有1元,今年不致虧損,股價低於淨值12.7元,跌破面值後技術上打出雙底若過頸線10.35元有利反彈,利用個股選擇權掌握關鍵轉折,以上週二彰銀10元買權結算價只有0.23點計算,只要付出成本460元(0.23X2000)就能鎖定彰銀上漲時獲利,槓桿比率80倍,即使股價不漲反跌,買進買權最大風險控制在期初投入成本內。
另外,因為成本低廉也可以同時買進9元賣權(3月3日期交所結算價只有0.07),組成買進跨式交易,如果股價上漲不成反往下破底,賣權也能獲利,個股選擇權十大策略五之二買進跨式交易策略適合在股價面臨支撐壓力轉折時操作。以彰銀為例:
同時買進10元買權及9元賣權,以3月3日結算價計算:
成本=0.3×2000=600元
風險可受控制最大獲利可以無限。
小筆電起飛 台灣NB板雙雄低價卡有力
景氣雖差,但筆記型電腦取代桌上型電腦換機潮並未改變,今年全球NB銷售量將達1.3~1.5億台,近期NB板訂單回升的力道轉強,其中又以小筆電(Netbook)攀升力道最強,手機品牌大廠諾基亞也宣布進軍小筆電,兩岸電信業者台哥大及中國移動也要發展自有品牌小筆電,山寨文化也從手機發展到筆電,今年小筆電出貨量挑戰3000萬台比去年成長逾1倍,這些新加入者必須尋求代工廠製造,對NB零組件需求自然增加,NB板景氣將逐漸脫離谷底。
瀚宇博德獲利穩定
台灣NB板雙雄瀚宇博德(5469)和金像電(2368)皆有生產Netbook板,前者出貨量最大,囊括現有NB廠,包括華碩、宏碁、精英、戴爾、惠普、微星等,市占率超過5成。
隨雙A新型筆電上市,2月出貨狀況好轉,3月份產能利用率有機會回到7成,Nokia切入小筆電,以瀚宇博德條件最有可能獲得訂單,獲利面上過去9年皆未虧過錢,去年稅後EPS約1.6元,今年獲利仍有維持去年水準,獲利穩定股價有一定支撐。
金像電股性最活潑
金像電股性較為活潑,去年Q4稅前虧損達3億元,導致股價大跌到5.43元,然去年全年EPS仍有0.6~0.7元水準,每股淨值也還有17.2元,股價慘跌至如此實在太超過,由於客戶回補庫存急單效應,讓金像電2月合併營收可望回升至10億元以上,月增幅度達5成。
目前金像電訂單能見度已經看到3月中旬,今年傳統板加Netbook板出貨約3000萬片比去年成長200萬片,小筆電屬6層板,與一般傳統NB板6~8層板為主流的情況差不多,目前毛利率約5~10%並不高,但是量大就有商機,預估今年EPS可能比去年略增,本益比約10倍並不高......
貧民可以變百萬富翁 雞蛋水餃也能變黃金
上週美股持續探底,台股逆勢抗跌打底走自己的路,大盤壓縮進入最後階段,就等美股落底訊號,個股不等大盤,已大漲特漲,3月3日大盤半年線約在5000點,當日收盤價站上半年線的就有375檔,其中電子股就超過267檔,收盤價創新低的只有54檔,大盤由個股組成往上變盤還是往下變盤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今年電子股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大陸市場,在經濟衰退下低價電子產品成長性最高,選股也要配合低價時代潮流,高價股聯發科從177元大漲到304元,本益比拉到17倍,低價股比價空間拉大,今年具有轉機的低價股飆起來可一點也不輸高價族群,如華冠從3.7元大漲到7.3元漲幅近1倍,華上更猛,2月份以來從3.4元漲到9.44元,漲幅177%,貧民可以變百萬富翁,雞蛋水餃也能變黃金。
國巨今年一定賺錢
這波金融危機被殺過頭的股票在電子,所以反彈力及投機性最強,股價低於面值且每股淨值高於面值的電子股共有77檔,其中有不乏股價被低估,如果今年有轉機,低價也能出頭天,如全球電阻市占率第一的國巨(2327),因為日幣升值,台幣急貶,日商加速釋出委外代工訂單,所以可能改變專攻品牌的策略,將營運方向轉進代工領域,有助產能利用率回升,下游供應鏈庫存水位調節告一段落,2月營收比元月成長,營收月增率有機會在2月止跌,並將在3月正式回升。
獲利方面,去年EPS 0.25元並未虧錢,其執行長陳泰銘也喊出「今年一定賺錢」,股價只有淨值的0.3元,去年11月25日被MSCI成分股剔除籌碼換手股價立即見底,第一波走5小波從3.01元漲到4.47元,拉回修正,第三波從2月16日放量過前高開始,目前剛好是進入三之三主升段走勢。
矽統進軍SSD控制晶片市場
由於研發技術與英特爾、超微及NVIDIA的差距越來越大,矽統(2363)自2000年以來營運陷入低潮,今年1月營收更是創下歷史新低,不過布局兩年的美規數位電視單晶片,已獲多家電視品牌供應商採用,Q2可望量產出貨歐、美、日等大廠,且透過旗下子公司切入固態硬碟控制器(SSD Memory Controller)晶片產品也將在第2季導入量產。
雖然受到英特爾擴大自家平台,失去英特爾奧援的矽統在今年營運卻大有轉機,去年第3季財報顯示手中約當現金有36億元,遠高於負債總額8.2億元,財務面不差,頭肩底打了半年底部相當完整,這波有機會挑戰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