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kyk 發達公司副理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4-03-16 18:51
我們想要什麼 以及應該要什麼
我們想要什麼以及應該要什麼
我們不會羞於承認,希望投資能讓自己過舒適的退休生活,養育子女,或者捐給屬意的公益慈善機構。但我們卻不好意思表示,希望從投資得到某些東西,例如身分地位。我們可能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有投資避險基金,因為避險基金是有錢人的投資,象徵著一種身分地位。但是這樣高聲炫耀,就像大剌剌展示古馳(G u c c i)包的超大標誌,得不到身分地位的肯定,反而令人難堪。
我們也很難承認想要什麼,因為「想要」的經常和「應該要」的相衝突。想要的聲音說:「我想要這輛紅色新跑車」,應該的聲音却說:「你應該買二手車,省下的差價存進退休戶頭」。別人給的投資建議,總是充滿「應該」:存更多錢、少花錢、分散投資、買進抱牢。「想要」是欲望,「應該要」則是理智。想要強調的是投資的表現和情感利益,應該要強調的是實利利益。想要經常驅使我們做出愚蠢的投資選擇,應該要卻大多把我們推向聰明的選擇。
當我們的理智薄弱,心思超載,「想要」的感官聲音會特別高昂,「應該要」的理智聲音則特別靜默。兩者之間的衝突,在我們想要吃巧克力蛋糕,和應該吃水果沙拉的選擇間,顯露無遺。
在某個實驗中,受測者被一一帶進房間,部分受測者被要求記住兩位數,一個不致於讓心思超載的數字;其他受測者則被要求記住七位數,一個可能讓心思超載的數字。接著,每個人走到另一個房間,並在行進間選擇巧克力蛋糕或者水果沙拉。結果發現,必須記住七位數而導致心思超載的人,較有可能聽從感官的聲音,選擇巧克力蛋糕。
1990年代末,達康公司(Dot-com)的股票提高了它們的感官聲音,就像網際網路泡沫時期的巧克力蛋糕。有些原本名字像水果沙拉的公司,紛紛改叫巧克力蛋糕。電腦讀寫公司(Computer Literacy,Inc.)改名為肥腦網(FatBrain.com)。改了新名字的公司,股價一飛沖天,因為投資人搶著要,就像他們搶食巧克力蛋糕那樣。
縱容自己、衝動支出,以及缺乏自制,是人之常情。它證明了高築的債台中,誘惑人的「想要」聲音和證據。
但是我們在抑制放縱和強化自制這兩方面,都有點矯枉過正。揮霍無度的人少點縱容、吝嗇小氣的人多點縱容比較好。理智的聲音會鼓勵小氣財神找一家好餐廳,掏錢吃頓美味的晚餐。他們當然吃得起,也無損退休生活。不過,感官的聲音會勸阻守財奴不要享受,把心思游移到餐廳帳單帶來的痛苦上。幾年後,揮霍無度的人會懊惱當初的過度縱容和不夠自制,小氣鬼則會懊悔不夠放縱和過度自制。有位財務顧問便跟我提起某位住破房子、不給家人必需品的小氣客戶,死後卻留給他們三百萬美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