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03/327.jpg)
-
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2-28 04:32
03/02號傳真稿筆記(張文豪)
茂德落難對手準備接收
當大家揣測政府是否最後會出手拯救茂德時,力晶與南亞科,已經準備以十分之一的成本收編茂德,就算政府出手相救,他們,也已有腹案。
二月十四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大廠茂德科技高達三億三千六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一十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ECB)將到期。政府會否出手救茂德?怎麼救?每天的新聞發展有如連續劇般峰迴路轉。
二月二日,臺灣銀行表示,可能提供茂德融資,茂德股價一日內由跌停一.四一元拉到漲停一.六一元。二月四日,傳出政府將出面主導DRAM產業整合,茂德股價漲到一.八四元波段高點。二月五日,債權銀行正式放棄對茂德融資,茂德股價跌停一.六八元作收。至二月九日,股價已跌至一.五元低點。
茂德會否因還不出債而破產?二月十四日將真相大白。若真還不出,茂德將繼德國大廠奇夢達(Qimonda)之後,成為此波DRAM風暴中,第二家聲請破產保護的企業。
此時,其他DRAM競爭對手,早已經寫好茂德破產後的收編劇本,並認為茂德難過此關卡。
一月十三日,得知經濟部要退回茂德及爾必達(Elpida)紓困計畫的力晶董事長黃崇仁、總經理謝再居等高階主管,在南京東路台北辦公室中,接連數天召開閉門會議,計畫收編茂德。
力晶盤算價格回漲,就能自救救人
力晶的盤算很簡單,首先,當茂德因還不出債款,自己向法院提出重整後,力晶將與另一記憶體大廠爾必達聯手,以提供未來所需技術及必要資金為由,介入茂德的重整。
在力晶的規畫裡,若力晶一旦介入,將會要茂德先停工半年進行重整,清算所有債權,減資至少五成以上,再提出完整的整合計畫要求政府紓困。就算政府不挹注資金,力晶評估茂德倒閉後,DRAM價格會大漲至兩美元,力晶及爾必達的現金流量轉正,手中的資金也足夠用來救茂德。等茂德把債權處理完及減資後,再挹注茂德資金,讓其把技術轉換至爾必達的平台,同時升級中科十二吋廠設備,這時,茂德就活下來了。
這筆生意算下來,力晶實際投入茂德的資金將低於一百億元,但卻能夠掌握每月十萬片的十二吋晶圓產能,對力晶及爾必達來說,市占率可以提升至少二至四個百分點,比起自己建一座十二吋廠需花費一千億元,實在太划算。
另一記憶體大廠南亞科技也有盤算。
南亞科盤算吃下後轉型純NAND廠
南亞科也是要等茂德聲請重整、清算債權、減資一半之後,才會透過華亞科技,以換股或投資方式,直接合併茂德。但是,南亞科的計畫是,茂德將自DRAM市場退出,台塑集團將掌控茂德董事會,之後取得美光的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移轉,轉型為單純的NAND代工廠。
上述劇本唯一的變數是,茂德若聲請重整,也可能不過關。因為重整計畫,必須先獲得多數債權人同意。由於茂德並非無擔保放款,在擔保品還有價值時,若進行重整,債權等於被凍結,銀行也不能處分這些設備擔保品,對債權銀行不利。
倘若,政府在最後一刻決定出手救茂德,算不算重大變數?力晶與南亞科也早有腹案,若是如此,政府等於給了自己一個保命符,未來只要有財務問題或資金缺口,都可依尋茂德模式,要求政府給錢。
不論茂德倒不倒,對南亞科與力晶而言,都是喜劇收場。
那麼投資人該如何看此事?
業內評估,茂德擁有十萬片十二吋晶圓月產能,若二月十四日還不出錢來,茂德將沒能力購買足夠矽晶圓來生產,產量會逐月下滑。記憶體模組廠威剛預估,一Gb DDR2顆粒報價將至少回漲到一.五美元。
以目前DRAM廠的成本推算。若DRAM價格可以漲到一‧八美元以上,DRAM廠商就可轉虧為盈。但是若漲到一.五美元,現金成本就可攤平,DRAM廠商的自由現金流量,可由負數轉為正數,燒錢惡夢已經停止。因為對營運上充滿轉機的預期心理,DRAM股價有上揚契機。
但若是茂德安度此次危機,那麼各家業者就仍身陷燒錢惡夢中,只能等待市場供需機制調整。而根據研究機構iSuppli的預期,至少要等到今年第四季之後,才可能回到一.五美元。
茂德啟示錄業者應拋棄做老大心態
不論是競爭對手,或者是投資人,似乎都有機會在茂德落難之際,獲得好處。身為當事人的茂德,一面忙著找金援,與債權人協商,內心也滿腹委屈,認為政府反覆的說法,讓茂德錯失自救良機。
茂德主管說,去年十一月,爾必達找上茂德談判,但茂德相信政府會救他一把,回絕爾必達的合作提案。若當時合作成功,以當時爾必達手上約二十三億美元的現金,是有機會讓茂德找到出路。
但沒想到,不論業者提出何種紓困案,經濟部直接退回要求重議。在退回的同時,經濟部長尹啟銘卻又說會協助DRAM廠度過難關。但等到茂德償債時間近在眉梢,又指出,茂德向銀行團增貸五十億元是商業行為,政府不會干涉。
茂德內部認為,若開始政府不下指導棋,而是讓茂德與同業、債權銀行進行協商,今日茂德也不至於如此。雖然茂德在今年一月轉向跟爾必達攜手,一起申請紓困,但後者手上現金不斷流失下,也難以改變茂德命運。
茂德的說法有其立場。茂德經營階層雖面臨難關,但仍堅持營運主導權,也讓其不願向爾必達靠攏,抱著相信政府會出手的僥倖心態,錯失自救機會。當大家看待茂德今日處境時,若能對過去DRAM業界「寧為雞首」,總想做老大,而不計後果的心態,真正有所反省,未來更謹慎而行。「茂德落難」這齣戲才算沒白演。
*多空消息頻傳茂德股價大洗三溫暖
97.12
各方都想拉攏茂德,以取得金援,股價由黑轉紅
98.1.12
與爾必達整合案,被經濟部退件
98.2.2
臺銀表態可望提供融資,股價由跌停拉至漲停
98.2.5
聯貸銀行轉向不融資,政府也表態不干涉茂德增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