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6-05 12:30

證所稅風暴暫歇,台股重返國際盤 台股出現關鍵轉機

證所稅風暴暫歇,台股重返國際盤 台股出現關鍵轉機
這一周的台北股市出現石破天驚的巨大變化,以開徵證所稅為己任的財長劉憶如終於去職,台股也在劉部長請辭聲中,以大漲二○六點強烈回應。不過台股終究要面對來自國際市場的基本面考驗,劉憶如下台,股市只開心一天。
台股過去一周來的關鍵轉機,先從五月二十五日這一天談起,六大工商團體負責人在求見王金平院長之後,又去見行政院長陳。而在前一天,劉憶如公布郭台銘賣股票記錄,又激怒了郭台銘,也引來工商界強力反彈。證所稅陰影愈來愈大,台股在這一天下跌五三.二六,指數最低下探七○六六.三九,創了近期新低價紀錄。
但是更關鍵的在周一(五月二十八日),台股真正的量縮了。報載大戶九成退場,台股當天勉力上漲六四.三七,但是成交值只有四五六.二五億,這個上漲量縮現象十分不尋常,而當天台股也寫下七○四七.三二的最低紀錄。也許是這個現象嚇到府院黨高層,當天馬總統運籌惟幄,火速推出國民黨版的證所稅方案,銜命協商的立委有賴世葆、費鴻泰、蔡正元與林鴻池,這四位委員應該是直接取得總統默契,祭出來的黨版證所稅方案。至此,證所稅方案已十分明朗。
這個黨版方案,把課徵證所稅的目標訂在八五○○點以上,此後分級課稅,條件並不嚴苛,這是面對市場壓力的折衷版。也就是說,府院黨高層只要取得「證所稅」的政策就可以了。如此一來,與財政部版、行政院版本差得大,當然財長劉憶如按捺不住會跳出來。
五月二十九日,劉部長取消上午行程,中午在財政部網站宣布個人請辭的消息,台股聞訊又大漲,最後加權指數大漲二○六.二九,這是近幾個月來股市最大漲幅。除了指數大漲,當天成交量也放大到九三六.四八億。次日,台股受國際盤影響回挫八○.四九,但成交量仍達九四八.一二億,證所稅有沒有影響股市的成交量?從這個交易日可以看得出來。
更難能可貴的是,三十一日台股開低走高,尾盤台積電(2330)急漲四元,從七九.七元急拉到八五.一元收盤,也讓台股從最後盤下跌二二.七七變成上漲三九.七,指數由跌變漲外,成交量放大到九七七.八六億,台股連續三天出現九○○億的大量。
連續三天對台股在七○四七以上築底機率升高,換句話說,這回馬英九總統聽進民間友人聲音,懂得在證所稅上迴旋一下,對台灣經濟與台股是好的。因為台灣股市撇開證所稅的因素,可以專心對付國際情勢的巨大考驗。而為了證所稅,已經逐漸失控的劉部長稍為休息一下,也不見得是壞事。
擺脫了證所稅的干擾,未來指數要突破八千五百點,自然人才會遇到證所稅,這些技術問題以後我們再談。不過未來的世界必須多加關注,首先要注意的仍是歐債的危機,目前最大的問題在希臘,其次是西班牙,從股市來看,除了這兩個國家有問題外,下一個會出問題的是葡萄牙、義大利與匈牙利,反而是愛爾蘭的問題變小了。
愛爾蘭股市去年八月跌到二三三三.三五之後急漲到三三六九.三三,如今仍站在三○○○點以上,距離前波高點很近,顯示愛爾蘭已逐漸擺脫歐豬的惡名,逐步邁向康復道路。歐洲股市若從回檔抵抗力來看,德國與瑞士超強,挪威、丹麥、英國、瑞典次之,最弱的是希臘、西班牙、葡萄牙與義大利,都是連番破底的國家,接近破底邊緣的有芬蘭與匈牙利,從股市就可看出經濟調整的好壞。
希臘從○七年的五三三四.五跌到四八二點,跌幅逾九成,看不到任何曙光;西班牙則從一二二四○.五跌到六○三八.四,跌幅也逾五○%,西班牙房地產泡沫化,銀行面臨倒閉危機,失業率衝高到二四%,財政赤字占GDP達九.八%,沒有一項數據是好的,問題恐怕就會攤牌了。不過眼前仍是六月十七日的希臘大選,目前反撙節派領先,若是希臘以倒債方式退出歐元區,對世界的衝擊有多大?
最近我最喜歡問人的是,○八年的雷曼兄弟破產造成當年的金融海嘯,這回若希臘走向毀滅,對世界會造成多大殺傷力?前者是一家大型金融機構,後者是一個國家;我在想,國家出事一定比企業破產更可怕,這個變數仍得提神戒備。
最近證所稅風暴逐漸平息,台股量能回復正常,不過外資不改賣超台股的態度,已經在五月賣超逾千億了,從周一到周四,外資仍然是賣超。可見,外資沒有因為證所稅而改變對台股的態度,大家仍得謹慎面對台股基本面的調整。
除了歐豬國家的崩盤,最值得注意的是從國際匯市觀察資金流向,首先是歐元連番破底大跌,去年歐債危機,歐元跌到一.三元就踩煞車,美元指數最高漲到八一.七八五就停住了。這回歐元一口氣跌到一.二三五八,美元指數衝高到八三.一一;歐元大跌、美元大漲,進一步顯示在國際金融市場兵慌馬亂中,資金進一步回流到美元資產。這個趨勢如果持續下去,全球股市恐怕不會好。
最近美元急漲,全球貨幣多數都貶值,比較明顯的如巴西里爾從一.五二貶到二.一兌一美元,俄羅斯盧布從二七.一七九貶到三二.九八三,創了新低;印度的盧比最近貶到五六.五,創了歷史新低,金磚四國狀況都不佳。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資源生產國,最近澳幣從一.○八五貶向○.九六九,紐幣從○.八四六跌到○.七四五,南非幣從七.三六貶到八.五七八二,除了瑞士法郎、瑞典克朗、英鎊貶值外,亞洲貨幣也都大幅貶值。
像菲律賓披索從四二.○三四貶向四四.○一四,泰銖從二九.九一四貶到三一.九三,馬幣從二.九五貶向三.一八三六,星幣從一.二三四貶至一.二九○一,韓元從一○九三.二貶到一一八五.五,連一向只升不貶的人民幣也都從六.一八五貶到六.三七七六。新台幣為了吸收油電雙漲的物價上漲壓力,單獨升值到二九.○五,看來很快又會貶回三十元以上。全世界貨幣都對美元貶值,代表資金的轉向,未來必須注意美元的走勢。
美元升值除了牽動資產流向,也影響了原物料行情,當台灣逆向調漲油價、電價之際,全世界的原物料價格都在急跌,三十一日紐約原油因為庫存增加到三.八三五億桶,創了歷史新高,油價大跌二.九四美元,紐約原油創了八七.八二美元的近期新低,北海原油下跌三.二一美元,也寫下一○三.四七美元的新低紀錄。
除了原油外,CRB指數頻頻破底,三十一日CRB大跌四.六九,創了二七四.五四的最低紀錄,CRB的大跌已告訴大家全世界原物料跌價的趨勢;像是貴金屬的鎳價從五一八○○美元如今跌到一六三○○美元,銅價從一○一九○美元跌到七四七七美元,棉花從二二七美分跌到七○.九一美分,小麥、黃豆、玉米都是跌勢。原物料跌跌不休,另一種意義也代表世界經濟正快速降溫,從這個現象來看,馬總統的三階段漲電價其實可以緩一緩。
從歐債、歐元看美元、原物料,透露了一個事實,全球經濟處在一個向下整理格局,台灣依然面對相當嚴酷的考驗與挑戰,單單一個歐債危機就夠讓人頭痛了,此時政府又拿出證所稅,當然台股更難以招架,如果這回順利通過黨版協商方案,也許是大家都退一步的折衷妥協。
這回證所稅風暴也給大家上了一課,劉部長的衝撞,幾乎掀起企業界極大反彈,不但是郭台銘氣炸了,溫文儒雅的老紳士張忠謀也批政府有勇無謀。一向大力支持馬總統的鄭崇華也說此時不是開徵證所稅的好時機。說過政府拿石頭砸自己腳的工總理事長許勝雄則說,忘了證所稅吧!都在在顯示,企業界面臨的外在環境挑戰夠大了,政府應該與民生養,不要再以公平正義為名,拿著關刀胡亂揮舞了。
假如拋開眼前證所稅的因素,台股最重要的多空臨界點必須盡快站上七一三五,這是多空重要防守線,也是月KD指標是否由正轉負的關鍵。台股一、二月漲了一○四六點之後,三月下跌一八八.四,四月跌四三一.二八,五月再跌二○○.二二,月線連三黑,這是空頭現象。
六月是一個關鍵的月份。目前九月K值已下彎,九月D值若是跟著下彎,那麼確立空頭排列,台股考驗將十分的大,這是第一個關鍵指標。
假如守住了七一三五,那麼多頭最大的挑戰會在季線與年線交會的七四○○附近。也就是說,多頭若守得住七○四七的低點,上檔恐怕難超越七六四○,最好的情況,大盤在這個區間浮動,如果國際情勢沒有變壞,那麼短期股市的區間最有可能是在七○○○~七五○○的區間游走;若是跌破七千點,破底壓力就會大增,這也可能是政府最後會對證所稅折衷妥協的關鍵所在。
不過經過證所稅與歐債的折騰,台股的強弱勢個股也大略分出一個高下,最粗略來看,仍站在年線以上的個股都屬強勢,最大的族群都是APPLE供應鏈相關的個股,像是瑞儀(6176)再寫下一四三元新天價,其次是台郡(6269)、電池模組的新普(6121)、順達科(3211)。IC設計的IML(3638)、立錡(6286)、創意(3443)高姿態。晨星(3697)這回表現明顯優於聯發科(2454)、高價股的譜瑞(4966)仍勇冠三軍。
目前市值最大的台積電仍然是台股標竿。外資賣超告一段落,台積電可望有較出色的表現空間,日月光(2311)、矽品(2325)也可望不差。這次宏達電(2498)跌到三九八元,四○○元關卡守不住已是弱勢;鴻海(2317)重新站回年線上,多空仍在拉距。除了這些指標股外,NB的華碩(2357)、廣達(2382)仍有可為,相對來看,宏(2353)跌破三十元大關,已是相對弱勢。
PCB族群這回姿態最高仍是台郡,其次是泰鼎(4927),不過志超(8213)、敬鵬(2355)、臻鼎(4958)、台燿(6274)也表現可圈可點。網通的中磊(5388)、智邦(2345)也是強勢。另外集團股的敦南(5305)與昂寶(4947)正努力打出底部型態。零組件的聯德(4912)、瑞穎(8083)、江興(4528),這些相對抗跌股,可能是證所稅風暴暫歇,相對值得留意的對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