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ecad 禁止登錄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06-04 19:51

中西合璧抗癌記

可能和我們日趨西化的生活模式和飲食習慣有關,本港近年癌症個案持續上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近二十年來乳癌和大腸癌的新診斷個案升幅有兩至三倍,而前列腺癌的升幅更高達七倍!
治療癌症,一直是以西方醫學為主流,視乎癌病的種類和擴散程度,治療可能需要一種或多種療法配合,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活療、賀爾蒙治療和嶄新的標靶治療等。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西方醫學的基石,所以這些療法都是經過多項大型研究去改良和確立,療效有穩固的科研數據支持,所以不應隨便以其他或另類療法去取代。多年來我們見過不少癌病患者,為了害怕手術或化療的副作用,試圖以其他療法去治癌,結果令病情進一步惡化,錯失了根治腫瘤的好時機,令人惋惜。
很多病人雖然認同西方科學化的療法,但又覺得西醫的抗癌治療較為「霸道」,除了殺滅癌細胞外,亦可能會「傷及無辜」,破壞自身健康的細胞,導致身體虛弱、食欲不振等副作用,所以近年漸多病人查詢「中西合璧」的方式是否可行,希望能以中醫調和抗癌治療引致的不適,甚至或可令其療效進一步提升。
西藥抗癌,中醫補身?
中西醫學在各自的理論及概念上,南轅北轍,於抗癌這「生死攸關」的治療上,是否能好好協調呢?西醫方面固然有多項抗癌療法,中醫也有草藥、針灸、推拿、氣功等各項,草藥本身又有多種選擇和配搭,一刀切的說「中西合璧」是「好」或「不好」都不合邏輯。問題是怎樣配搭才會相輔相成,怎樣又反會互相克制呢?
目前這方面缺乏大型科學化的對比研究,不同中醫用藥的風格也有很大差異,西醫和中醫師很多時又溝通不足,各自為戰。此外,中西藥的化學成分都很複雜,或有機會互相干擾。即使中藥能令化療或放療的副作用真的減輕了,亦不排除療效也被「中和」了(以往就曾有研究用維他命E來減低頭頸癌病人放療後的復發風險,結果復發率反為高了兩倍, 即放療的療效也被降低了)!
基於上述考慮,在缺乏大型研究支持下,最穩妥的方法還是避免同時使用中西藥物,尤其是在進行根治性抗癌治療的時候,以防療程或療效受到不必要的干擾。中醫藥目前在紓緩病人徵狀方面發揮得最理想,尤其是當西醫已停止抗癌治療時,一來上述的潛在干擾已不復存在,二來這時的治療目標是以減低不適為主,以中醫調理身體,可補西醫的不足。事實上,部分公立和私立醫院的紓緩或寧養中心,已引入中醫服務,和紓緩科的西醫攜手合作。
化療期間勿亂用中藥
至於正在接受化療、電療等的病人,最好還是待治療完成後,才考慮中藥幫助調理身體,以減低互相干擾的機會。以化療為例,醫生很多時要用上患者身體所能承受的最高劑量,以達致最佳療效,所以化療劑量都要根據病人的高度和體重個別計算,在這個「非常時期」,若化療藥物受到一些中藥或其他不明「偏方」干擾,隨時會令副作用加劇或療效受損,甚至要暫停化療。
臨床上,曾有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時,在未知會主診醫生的情況下,自行使用含靈芝、雲芝等中藥材,結果令多種肝酵素急升數倍,須要停止化療數星期,待肝功能回復正常才能繼續療程,令療效受損。
治療期間不能使用中藥,若想在這段期間調理身體、紓緩不適又怎麼辦呢?除西醫處方的藥物外,中醫食療、針灸和穴位按壓等也可考慮,一般相信是較為安全的。
針灸食療改善治癌副作用
舉例說,若患者在化療後出現「無胃口」的情況,可以山楂麥芽水、番茄薯仔瘦肉湯、熱檸蜜等讓他們飲用,有開胃生津、改善食欲的效果;若因放射治療導致咽喉疼痛、口腔潰瘍,則可準備羅漢果水、雪梨汁等,亦有紓緩效果。又如國內國外亦有研究指出針灸內關穴,可有效紓緩噁心、嘔吐等不適徵狀。
若治療完成後,病人如有須要亦可以中醫調理,一些相關副作用如提早收經引致的更年期徵狀(如失眠、情緒不穩),外國亦有研究指可透過針灸紓緩。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新發展的「激光針灸」技術,可讓有嚴重水腫的病人,在無創傷的情況下接受針灸治療,既可減低治療過程中的不適之餘,也可有效減低患者的感染風險。
總括而言,中西合璧的抗癌治療雖然有很大發展潛力,但缺乏大型科學化研究下,宜以「一先一後」方式使用,先用有醫學實證、療效可靠的治療,然後才考慮以中醫藥調理身體。
作者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和註冊中醫師
撰文:游子覺醫生、林道儀中醫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