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餘 發達集團監事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1-10-12 14:08
吉凶禍福的根源—心念
<轉帖>吉凶禍福的根源—心念
為什麼會有吉凶禍福的現象呢?原來只要我們一動念,我們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種子)。所以古代人把心稱為「心地」或「心田」,真是太有道理了。
我們每起了一個善念,就會在心地中留下一個好的種子。起了一個惡念會在心地留下壞的種子。起了無善無惡的念頭也會在心中留下不好不壞的種子,將來(可能在今生或來生)遇到適當的因緣,就會開花結果。善的種子結的是快樂和吉祥;惡種子結的果實是苦惱和災禍,不善不惡的種子結的果實是不苦不樂的中性感受。所以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開不了心地。」忠心經上也說:「心念是語言和行為的根本。心是一切現象的總源頭。有了惡念就會遭受苦報;有了善念,就會遭受樂報。」
舉個簡單的譬喻,起了善念就好比在心地上播種好花的種子,動了惡念好比在心地上種毒樹,起了無善無惡的念頭好比在心地種雜草。因為我們一般人在過去世都起了許許多多的善惡念,所以今生有苦樂、凶吉、禍福的現象。
總而言之,善念會產生仁慈的行為,由施捨而使人產生愉快的影響力,這愉快的影響力又產生吉祥和福氣。
惡念產生破壞性的行為,由破壞而使人產生憎恨的影響力,這影響力將來會導致憂苦和凶禍。
無善無惡的念頭會產生雜七雜八的行為,由這雜七雜八的行為產生沒憂沒喜的影響力,造成不苦不樂的感受。
所以華嚴經上說:「你應當觀察世界的種種現象,都是由心念造成的。
二、心地的清淨與污染
佛經上把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分為「清淨的造作」(淨業)與「污染的造作」(染業)兩種。
「善念」、「惡念」和「無善無惡的念頭」通通是屬於「污染的造作」
「心不動念」、「了知境界而不起分別心」(離念靈知)、「行善而不執著善相」才是「清淨的造作」。換句話說,清淨的造作超越了善惡的對待。
這個觀念也許諸君不易明白,讓我舉個簡單的譬喻吧;大家都知道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污泥就是惡業,清水就是善業,蓮花不但不染污泥,也不染清水。這才是真正的清淨。所以真正的清淨超越染淨的對待。真正的善也超越善惡的對待。這超越對待的善,我們姑且叫它「清淨」。
為什麼要超越善惡呢?因為造惡得苦固然不好,造善執著我在行善也有許多煩惱,譬如心中受了「我啦」、「善啦」、「多少功德啦」這些名相的干擾。再者,行善雖然將來有福報,可是當這些福報來的時候,一個人難免被福報「樂」昏了頭,以致於物質享受太過份,起了驕傲心,忘記再繼續種善因,大吃大喝種其他惡業......等。人一種了惡業就會墮落。所以佛家把行善求富責的人形容為「三世怨」。其意義就是:今生行善求富貴,來生有錢沒智慧,有錢沒智慧就會造惡業,所以到了第三生便又窮苦了。這樣打轉總不是辦法吧!所以佛菩薩告訴我們行善而不希望回報,甚至不執著善的名相和有我在行善。行善不執著我相和善相才有智慧,才有眼光。
總括一句話:「心地清淨才是最大的福氣。行善不執善相才是絕對的淨業,才是超越對待的最大吉祥。」
三、一動念就有果報
不只做壞事情才會產生報應,連一動惡念也會產生惡果。諸君如果不信,我引用兩個故事來說:
(一)賣瓜的故事
從前梁武帝在世時,有一天他看見一樁奇怪的事情。某甲在賣瓜,某乙先來向他買瓜,某甲說不賣。後來某丙來向某甲買瓜,某甲卻很高興的賣給他。梁武帝看見這種情形,他大惑不解,於是就去問誌公禪師。誌公禪師是得道的高僧,有瞭解過去世的神通智慧。誌公禪師告訴梁武帝說:「這賣瓜的某甲很多世以前是死刑犯,當他要被處死刑時,很多人都在圍觀,當時某乙和某丙也在場。某乙心裏認為:「這個傢伙罪有應得,活該!」某丙卻認為這死刑犯很可憐,因此就對他產生同情心。因為這種緣故,所以某甲今生不把瓜賣給乙,而卻喜歡賣給丙。
(二)衛仲達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名叫衛仲達,他在翰林書院裏面當官。有一次被陰司的官派小鬼把他的魂引到陰間來。陰間的官,吩咐手下把他在陽間所做的善事惡事的檔案都送上來。等到冊子送來時,那裏知道他做惡的檔案堆積如山,而做善的檔案卻只有一小捲而已。
陰司的官吩咐拿秤來,把兩種冊子稱稱看,沒想到那一大堆壞事的檔案反而比這一捲善事的檔案輕。
衛仲達感到大惑不解。他問陰官說:「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那裏會有這麼多過失和罪惡呢?」,那官司回答:「只要起一個不正的念頭就是罪惡了,不必等到實際行動產生。譬如看見女色動了壞念頭,就已犯了天庭的法律了。」衛仲達接看又問:「那這一捲善事的檔案裏面是記載那一件事呢?」陰官說:「有一次皇帝想在福州府大興土木,叫很多百姓去做苦工。你上書建議皇帝不要這麼做。那一捲檔案就是你的奏章底稿。」接著又說:「你那次建議皇帝並沒有採納,但你這一心念,究竟是為大眾著想,以免老百姓受苦,所以是大善事。如果皇上當時能依照你的建議去做,那善的力量,可比現在大多了。」(見感應篤彙編卷一)
由上面這兩個例子,我們不難知道起心動念的重要性。要念念常行善事,時時為利益眾生著想,我們的福德才能積得廣大。諸君要行住坐臥處處不離善念,請詳閱華嚴經的淨行品!
譬如:當我們睡醒時,應常願一切眾生早日覺悟永恒的真理。當我們下床時,應常願走路不會傷到任何小昆蟲。萬一有小動物無意中被我們踩死了,我們則願牠往生佛菩薩的淨土。當我們步行時,應常願一切眾生都能出離生老病死的苦海。當我們出門時,應常願一切眾生能免於煩惱的逼迫。當我們大小便時,應常願一切眾生都能捨棄貪愛和憎恨。當我們洗去污穢時,應常願一切眾生身心清淨,沒有瑕疵或污垢。當我們開燈時,願一切眾生都能夠運用智慧的光芒,照破一切幽暗迷惑。當我們就寢時,願一切眾生身體安穩,心不散亂。
古代有一首詩偈描述:動了善惡的念頭,將來遇到適當的機緣一定會產生果報,「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欲知禍福先問自心。
「行藏虛實自家知,「湛湛青天不可欺, 禍福因由更問誰?未曾動念已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勸君莫做虧心事, 只爭來早與來遲。」古往今來放過誰?」
所以陳希夷的心相篇上說:「相貌是從內心產生的。心裏頭有了善惡厚薄,因此相貌也可以看出吉凶禍福。」又說:「心地和念頭是相貌的根源,明白心念,善惡自然可以分辨得清楚。行為是由內心引發的,仔細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自然就可以知道吉凶禍福。」正法念處經第二十卷上說:「心能造作一切善惡業,由於心地的好壞所以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果報。」 -
做人要多結好緣;有緣,所說的句句都是寶。
共勉之~
上人說故事
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歡喜或滿腹煩惱,需看過去是否和對方結了好緣。有所付出,彼此互相關懷、互相照顧,即是好因緣。
佛陀常常教導弟子要時時與人結好緣,曾講述了一段他與阿難的往昔因緣,希望弟子重視因緣,多結善緣。
長者與小沙彌的善緣
在久遠劫前,有一位老師父帶著一群年少沙彌在一間古寺裡修行。他的教法很嚴厲,嚴格要求沙彌要精進用功,勿自我放縱、浪費時光。
老師父常對小沙彌們說:「大家要精進用功,不管是行、住、坐、臥,一定不離經文。哪怕是在外托缽,走在路上也同樣要時時背誦經文。」
其中有一位小沙彌,他謹記老師父的教法、依言奉行。有一天,他托缽出門乞食,眼睛專注地看著缽,直直地向前走,口裡朗朗地背誦經文。
那時,有一位長者看見他,打開大門要讓他進去,可是由於小沙彌背誦得很入神,而忘記了要托缽,一戶戶地走過去。
長者看到小沙彌從他家門口經過,嘴裡還一直唸誦經文,沒有注意到周圍的情形,覺得這位沙彌很可愛!他就向前叫道:「來,來!這位年輕的沙彌,你的缽還是空的,怎麼走過我家門口而不進來呢?」
小沙彌說:「長者,我太專心背誦經文了,所以走過頭而不自知!」
長者! 又問:「你為何這麼專心,乃至於對周圍的環境都沒有感覺呢?」
小沙彌說:「我師父對我們的要求很嚴格,教我們要守住一念心,不能放縱,要時時精進。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背誦很多經文,而且要背會才可以回去。」
長者就說:「你這麼用功精進,不如以後每天都來我家,我供給你滿缽的食物,那你就不用再費心沿路托缽了。」
從那開始,日日、月月、年年,都是由長者供給他基本的生活所需,讓他無後顧之憂的修行。年輕的沙彌很感恩,更加專心精進、深入經藏。
修行不能離開人群
佛陀說完這個 故事 ,告訴弟子:「當時的沙彌就是我,而那位長者就是現在的阿難。阿難生生世世都護持我,我則引導阿難入正知見,這都是因為過去種種好因緣的結果啊!」
人與人間的相處,有「因」必有「緣」。有了因緣,才有互相對待的結果和彼此感受的回報,這是日常生活中不曾遠離的。人無法離群索居,人群中要相互依存才能生活,所以要「安處於群眾」,需與人結好緣。
釋迦牟尼佛離開皇宮到處參訪、求道時,雖然有一段時間是在苦行林靜修,但是他成道之後,為了教化眾生,還是必須回歸人群。所以修行不能離開人群。
總之,與人結好緣,將來有朝一日有所成就,才有辦! 法、能力及因緣度化眾生。所以善緣是很重要的。
照顧身口意 結好眾生緣
在日常生活中,語默動靜都需很用心、謹慎,比如說話,要為對方設想,說了這句話會讓對方安心,或是讓他煩心?不要逞一時之「口快」而去傷人,讓人起煩惱,那就結了惡緣。惡緣不只在今生會有障礙,讓對方心中產生怨恨;即使來生來世也會變成障礙,阻礙我們的道心、道行。
所以,發願度眾生,此時就應照顧好身、語、意業,結好眾生緣。凡事都要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