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頭 發達公司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1-08-25 19:54
難敵印度人 華人學歷高難出頭!
大老闆為什麼都是印度人?印度不只是全球重要軟體服務業大國,更是跨國企業CEO的「出口國」,全球五百大企業CEO第二大來源國正是印度。為什麼華人學歷漂亮,但卻不容易出頭?
【政府愈弱 民間愈強】
常常有台灣的企業主抱怨政府效率低,台灣企業只好自立自強。在印度尤其如此,2011年世界銀行的經商便利度排名,全球183個國家中,印度排名134名,台灣排34名。以在台灣科學園區申請建廠為例,總共需要申請書、租地申請表各一份,另外租地簡報十五份,不懂的地方有單一窗口協助。
在印度,至少要從中央到地方跑80個不同窗口,拿到80份許可。碰到不懂怎麼辦?只能自己想辦法。正是這樣的磨練,讓印度經理人要花更多時間來拉關係、遊說。
【資源愈少愈厲害】
前花旗集團執行長,現任萬事達卡執行長班加(Ajay Banga)總是喜歡頭戴錫克族頭巾出席公眾場合。《時代雜誌》報導,他第一次到印度清奈的花旗銀行上班時,看到地上堆滿「大到足以推動飛機引擎的發動機。」後來他才知道,這是為了避免缺電做準備。更久之後他明白,這只是其中一道防線。在印度經商,同時準備好幾套劇本是常有的事。
「必須強迫自己突破限制,找出答案,」Google資深副總裁也是商務長(CBO)阿羅拉(Nikesh Arora)指出。這也是塔塔汽車為什麼可以創造Nano這種在台灣和西方世界沒見過的車。
【克服超低價競爭】
新興市場的興起對於印度人要在大企業突圍也有利,因為他們早就習慣超低價破壞者的競爭。
班加的哥哥,文迪.班加(Vindi Banga)是前聯合利華全球總裁,他擔任印度分公司執行長時,經常要面對當地廠商,提供相似產品但價格只有1/3的競爭。他花了一年的功夫,將聯合利華不斷改良,推向當地市佔率第一。
【語言、多文化優勢】
印度人從小習慣英文思考,是他們進入跨國企業的優勢,更重要是他們早已習慣多語言、多文化、多種族的環境。
從小的鍛鍊,讓他們更快適應環境並更精於溝通。這種特質也讓印度人對於母公司的外派計劃,比起華人更容易欣然赴命。
【如何抓住印度老闆的心?】
對個人來說,除了要盡快熟悉印度腔的英文之外,更重要必須趕快了解你的印度老闆,或者合作伙伴的印度決策者是怎麼思考的。
根據合益管理顧問公司(Hay)研究30位印度領導人發現他們多有道德潔癖。調查顯示,唯一可以和印度老闆媲美道德觀的,是修女。另外,他們幾乎都有異於常人的耐心。人走在印度馬路上,必須要讓路給牛先過。由於特殊的環境和低落的政府效率,企業經營者都很能等待,要想他們中途放棄並不容易。
相對印度經理人擅長從沒有資源中走出一條路,華人擅長的是念書,甚至佔據美國名校中長春藤聯盟、史丹佛、加州柏克萊等名校的高比例註冊名額。但進到職場,要像印度人一樣做到跨國企業領導者的,就更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