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瓜不拜 發達公司協理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4-18 11:10

對日農產品出口大單頻飛 相關公司加班加點趕生產

對日農產品出口大單頻飛 相關公司加班加點趕生產
2011年04月14日 08:18:50 來源: 上海證券報
中國對日本雞肉制品出口佔日本總進口量的55%左右
強震引發的核泄漏事件,使得日本農業生產遭受重創。有關專家認為,災害導致日本國內糧食、水產、畜禽等產量下降的同時,核放射性物質擴散過程中可能導致水產品以及畜禽產品受到污染,加劇日本國內農產品供給短缺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日本對國外農產品的進口勢必出現較快增長。我國對日本出口份額較大的雞肉制品、水產品等,將面臨中長期機遇。
記者通過多方採訪發現,這種機遇已經顯現,相關企業近來頻頻接到來自日本的大額訂單,並在加班加點趕生產。
日本過半進口雞肉制品來自中國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是日本最大的進口貿易夥伴,進口額為1533.7億美元,從中國進口的主要農產品貿易額佔總進口貿易額的4%,而雞肉制品是日本從中國進口的最主要產品,佔日本總進口量的55%左右。
中信證券在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由于日本地震以及由此引發的海嘯、核泄漏事故重創當地農業,將加劇日本國內農產品供給短缺的局面。對于國內農牧食品類企業來說,日本核泄漏引發的食品安全需求,將帶來兩個主要的市場,一是日本本身的出口需求市場,二是國內的進口替代性市場,在食品安全領域能力出眾和已經在日本開拓市場的公司,受益最大。
不少實力券商都認為,此次日本地震和海嘯將加大從中國進口食品以解燃眉之急的需求,給一些有出口資質的食品企業帶來一定機會。
具體來看,日本大約55%的進口雞肉制品、44%左右的進口冷凍蔬菜和新鮮蔬菜,以及8%左右的進口對蝦來自中國。中國對日本雞肉制品出口佔出口總量的85%,烤鰻佔出口總量的70%左右,對蝦佔出口總量的22%左右。
此次受災的日本北部和東北部是日本水稻產區和蝦夷扇貝、畜牧業的主要基地。地震和海嘯直接影響到日本的海洋養殖業捕撈業以及畜牧業,日本東北部是重要的海產品養殖和捕撈區,地震和海嘯短期對該行業造成直接破壞,中長期也可能影響海洋和地質環境,影響養殖業生存環境,而核泄漏則可能給日本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難以估計的後遺症。
中信證券認為,中長期來看,日本災後重建過程中,從中國進口的主要農產品包括水產品、禽類、蔬菜等的進口量可能會有所提高,肉雞養殖行業可能受益最大。
部分水產品出口量價齊升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日本農產品出口的商機,目前已在山東、浙江等地顯現出來,部分企業的輸日訂單近期出現飆升,不少企業陷入供不應求的“煩惱”。
東方艾格副總經理陳樹韋指出,災區為日本主要農業、漁業產區,在剛性需求下,日本消費者只能加大從中國等近鄰的蔬菜、方便食品採購量。
記者獲悉,目前國內一些蔬菜加工企業,加班加點生產也無法完成來自日本的訂單。陳韋樹指出,在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地,不少加工工廠已經嘗到加價、加量出口的甜頭。
安徽省黃山市一家生產蕨菜罐頭的加工廠,正加班加點趕工。記者獲悉,日本核輻射事件後,該公司對日出口訂單增長近50%。而山東徐州金田食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則告訴記者,地震發生以後,公司已向日本發運洋蔥、牛蒡等蔬菜近600噸,較平日增長10%以上。最近公司的訂單更是增長迅猛,即使相關產品漲價5%左右,日本客戶也欣然接受,但要求盡快發貨。
記者從山東好當家獲悉,公司對日蔬菜、肉食、面食加工出口訂單大增,目前正滿負荷生產。與此同時,工人嚴重不足的困境也開始顯現。為了擴大產量、及時交貨,公司不得不召集周圍村民臨時助陣,眾多下至18歲、上至60歲的村民,紛紛被招往公司工作。公司甚至買了4輛大巴,專門用于接送村民上下班。此外,公司也開始掌握對日出口定價權,改變以前受制于日方客戶的狀況,不少產品調高了出口價格。
產能不足成為“甜蜜的煩惱”
在來自日本的訂單猛增的同時,產能不足成為不少企業“甜蜜的煩惱”。
好當家、東方海洋等多家上市公司就感受到了這種“煩惱”。東方海洋董秘于德海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少日本老客戶追加訂單,以前從未聯係的新客戶也主動與公司聯係。”而東方海洋現在最發愁的是產能瓶頸。以東方海洋全資子公司煙臺山海食品為例,該公司目前年加工產能約為1萬噸,其中約6000噸出口至日本。但3月以來來自日本的需求猛增,山海食品一時應接不暇。
于德海稱,“由于產能不足,我們打算借機實現轉型,主要生產一些附加值高的產品。”目前山海食品增加了燒烤類產品,這一行業的毛利率比魚片高一倍左右。出口至日本的魚片平均毛利率在12%左右。
對于中國水產品會否受到日本核泄漏事件影響的問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環境室副主任劉桂梅表示,福島附近海域為親潮和黑潮的交匯點,這兩股海潮流向常年比較穩定,均不會向我國海域方向流動,因此海水中的核放射性物質短期內不會直接影響我國海域。多家水產品企業負責人也表示,目前,核泄漏並未影響到中國水產品的安全。
于德海指出,“不少水產品大公司處于環渤海灣等區域,朝鮮半島在中間形成天然阻攔有害物質的屏障”。
此外,中國不少水產品企業為加工企業,原料來自于北歐,原料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如山海食品就從挪威採購原料,在中國加工成魚片,然後出口至日本。
不僅是日本市場,來自韓國等地的訂單也在大幅增長。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水產商會常務副會長朱長良表示,因為擔心日本水產品受污染,韓國、歐美等國轉向中國大量採購,相關訂單最近增長很快。(記者 吳瓊)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