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18 06:36

書劍集》台韓的經濟表現與匯率的表象

2025/09/18 05:30  
◎歐陽書劍
在競逐國際市場時,各國傾向使貨幣貶值,而若比較經濟成績單,升值則較有優勢。貨幣強弱與經濟表現彼此相關,卻沒有一對一的關係。台灣平均每人GDP(國內生產毛額)將再超過韓國,雖與匯率有關,可是更直接得自硬實力。
以出口為經濟成長動力的國家,大都不願貨幣大幅升值,希望取得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優勢,但國際上在比較經濟成果時,慣常地一致換算為美元,表面的數據於是會受到匯率影響。當貨幣相對美元升值,換算為美元的GDP自然提高,而平均每人GDP也有同樣效果。面子與裡子,在此呈現出明顯的差異。
2022、23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68%、1.12%,在物價助漲下,以新台幣計算的平均每人GDP因此從2021年的92萬7000多元,2年間成長至超過100萬元,但以美元計算的每人GDP卻是連續2年倒退,從超過3萬3000美元,減至不到3萬2500美元。因為該2年新台幣相對美元貶值,使得換算為美元的比較基礎相對不利。
2025年貨幣強弱勢轉向。台灣預估經濟成長率可達4.45%,可是平均每人GDP將逾3萬8000美元,較前1年大幅成長11.8%。新台幣相對美元的升值效應,在此充分展現。
其他國家也一樣。既使韓國近幾年以韓元計算的平均每人GDP均持續成長,但因韓元相對美元貶值,在2019、20及22年,以美元為單位的每人GDP均較前1年下降;在韓元相對美元升值的一段時間,換算後的GDP也跟著提高。
匯率影響國際間的GDP或每人GDP的排名,但台灣這幾年的扎實表現,才是人均GDP贏過南韓的主因。從肺炎疫情擴散的2020年至2024年的5年間,台灣的每人GDP從2019年約新台幣80萬元,成長至109萬元,約有36%;同期間以韓元計算的韓國每人GDP則從3721萬韓元,提高至約4600萬韓元,約增加25%。
貨幣強勢有利於跨國經濟成績的比較,但因匯率持續在波動,使生產力等基本面提高,更能長期占上風。貨幣升值,雖使廠商的國際價格競爭力下降,但大眾持有的新台幣在國際間的購買力則有提升,是好或壞,從不同角度會有相異的答案;經由生產力提高創造的經濟榮景,則大部分的人都受惠。
全球經濟的競賽,有時會受匯率的幻覺所迷惑,但近幾年台灣經濟的穩健表現,並不受匯率所制。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