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 2025-09-13 18:14 ET

隨著OpenAI與甲骨文和博通的協議先後曝光,OpenAI如今必須在未來十年花費數千億美元。 (路透)
Open
AI近來大肆揮霍,不只承諾每年斥資約600億美元向甲骨文(Oracle)採購運算能力,還傳出將砸下100億美元向博通採購客製化晶片,但錢從哪來仍是未知數,資金挑戰已讓該公司雄心壯志蒙上陰影。
OpenAI據傳將削減分給合作夥伴
微軟的營收,就凸顯這家新創公司的資金壓力。
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導,微軟原本直到2030年都享有分到OpenAI兩成營收的權利,但OpenAI如今預估十年結束時這個比率將降至8%左右,該公司營收將因此額外增加500多億美元。報導也指出,針對OpenAI向微軟租伺服器必須支付的租金,兩家公司已展開協商。
隨著OpenAI與甲骨文和博通的協議近來先後曝光,OpenAI如今必須在未來十年花費數千億美元,額外進帳500多億美元不無小補。OpenAI據傳目前每年虧損數十億美元,虧損短期還可能加速,執行長奧特曼去年秋季向投資人表示,2029年前OpenAI累計將虧損440億美元。
美國媒體報導,OpenAI近三年前推出ChatGPT以來一直把命運寄託於一種信念,即企業和消費者人工智慧(AI)支出未來數年將呈現爆炸式成長,但這種前景面臨的不確定性似乎不斷上升。Menlo Ventures最近的研究顯示,花錢使用AI服務的消費者只占3%左右,總支出約120億美元。另據麥肯錫(McKinsey)6月調查結果,八成企業宣稱採用AI產品未明顯影響獲利。
引領AI發展的企業高階主管、投資人和研究員大多認為AI最終將顛覆全球幾乎所有產業,但許多人也已開始察覺,從中獲利將是更棘手挑戰。聚焦於AI的創投業者lixnk Ventures創辦人布朗丁(Dave Blundin)表示,AI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最能改變世界樣貌的事件,但許多企業和投資人會賠錢。
奧特曼上月也在一場晚宴上,把AI投資熱潮拿來與網路泡沫時代比較,警告一些AI新創公司和投資人會賠錢,但認為OpenAI不是其中之一。許多OpenAI投資人也認為沒什麼值得擔心的理由,相信AI仍處於萌芽階段。
另外,OpenAI於12日推出了一項名為「OpenAI Grove」的新計畫,對象是尚未有具體想法到種子輪階段前的科技新創,目前已開始接受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