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12 05:49

購屋合約「棄單潮」爆發、創2017年新高 ! 美國「這2州」最嚴重

2025/09/11 12:12  
美國購屋者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退出交易,7月涉及約5.8萬份協議、佔15.3%。(示意圖,法新社)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住房市場正深受通膨與高利率雙重打擊。根據房產平台Redfin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7月全美高達15.3%的購屋合約被取消,涉及約5.8萬份協議,創下自2017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水準。
數據顯示,7月購屋解約率在德州與佛羅里達州特別嚴重。其中,德州聖安東尼奧是全美所有大都市中購屋取消率最高的城市,7月待售房屋中,有22.7% 的房屋未能按合約到期。緊隨其後的是佛羅里達州的勞德岱堡和傑克遜維爾,取消率分別為21.3%和19.9%、亞特蘭大為19.7%;佛羅里達州坦帕為19.5%。
此外,除了房價壓力,佛州買家還因自然災害風險、保險與社區管理費飆漲而「臨陣退縮」。
Redfin分析指出,買房成本高漲壓垮市場買氣,購屋者「心存顧慮」是解約潮的主因。除了高房價、高貸款成本之外,通膨壓力和勞動力市場放緩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也是推升解約率的重要因素。
據報導,目前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利率仍維持在約6.5%,雖然略低於去年高點,但仍遠高於疫情前水準。根據凱斯-席勒房價指數,美國房價在五年內上漲近50%。
根據Bankrate的研究顯示,如今在美國購買一套普通住房,家庭年收入至少需11.7萬美元(約新台幣354.9萬元),比 2020 年初的7.8萬美元(約新台幣236.6萬元)增加近五成。與此同時,保險費與房產稅也不斷上升,自2019至2024年間,房屋保險費累計上漲57%,僅2024年就飆漲14%,部分原因來自氣候災害。另外,2021至2023年間房產稅也上漲了12%。
分析師指出,現今美國的典型家庭買不起房。根據美國全國住宅建築商協會(NAHB)與富國銀行住房成本指數(CHI),即使是年收入中位數10.4萬美元(約新台幣315.5萬元)的家庭,購買中位數新建住宅需花費36%的收入,購買二手住宅則需37%,而低收入家庭的負擔比例更高達71%-74%,遠超過「可負擔住房」的標準。
根據房地產經紀人平台Realtor研究顯示,當前僅28%的住房符合「典型家庭」可負擔標準。雖然家庭收入中位數自2019年的6.8萬美元(約新台幣206.3萬元)升至7.9萬美元(約新台幣239.7萬元),但僅能讓住房預算增加300美元(約新台幣91.2元)/月。
相比之下,房價卻在同期上漲了近38%,從31.9萬美元(約新台幣967.9萬元)升至43.9萬美元(約新台幣1332萬元)。
NAHB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Dietz強調,「過多家庭正背負沉重住房成本」,並呼籲美政府減輕監管、解決建材與勞動力瓶頸,以增加供給。但即使建商縮小戶型、祭出優惠,依舊難以抵消需求端的壓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