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05:30

美國總統川普緊盯利率的高低,對美元升貶的容忍度相對較高。(彭博)
■魏錫賓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半年多來,透過關稅稅率的調整,強力影響國際政經情勢,在國內則不時的砲打聯準會(Fed)遲不降息,屢次干擾貨幣政策。相較於利率的升降,理論上川普更有能力左右匯率政策,可是他雖緊盯利率的高低,對美元升貶的容忍度顯然相對較高。
川普上週前往蘇格蘭訪問前,臨時接受媒體有關美元走勢的簡短訪談,他回答的大意是:強勢美元聽起來不錯,但不利觀光業、賣不掉曳引車,賣不掉任何東西,大家首先也注意到會傷害製造業。「我不會說我喜歡弱勢美元」,但和日本和中國的經濟戰中,他們都一直維持著貨幣低估,「美元稍微走弱─不是弱勢美元,而是較弱的美元─你可以賺更多錢,遠比強勢美元來得有利。」強勢美元只有利於壓抑通膨,並在心理上有正面作用。
「話雖如此,我喜歡強勢美元」,川普認同弱勢美元有利於關稅政策的推動,有利於償還負債、維持低利率等,也很難跟大眾說清楚媒體頭條所說「川普喜歡弱勢美元」;然而,他指出不是他喜歡弱勢美元,而是在跟中、日的交手中,可以發現是他們一直在強力地維持弱勢人民幣、日圓。
美元並不總是強勢。2001年網路泡沫危機之後,美元指數(相對於歐元、日圓等6大主要貨幣)幾乎一路走跌,從120降至2008年的70左右,再經歷金融海嘯的衝擊,於低點震盪7年多,直到2015年才回升至100,然後在95至100間上下起伏。川普2017年1月首度擔任總統,當時的美元指數為100,其後至其2021年1月卸任,大致維持在90以上振盪。
從川普前次總統任期的美元指數波動,及上週臨時接受訪問的片斷說詞可以發現,川普對匯率的態度相對開放,即使不滿貿易對手國低估幣值,但並不強調對美元絕對強弱勢的偏好;或者可以說,在心理上趨向中性,雖然現實上傾向弱勢。
利率的提高或降低,分別有利於存款或貸款人,而貨幣走強或走弱,則各自對進口商或出口商有幫助;利率也會影響資金流向,間接的波及匯率的變動,反向亦有關係。在美國,決定升降息的貨幣政策是由相對獨立的聯準會負責,而匯率立場的陳述,則在財政部。對川普來說,換掉財政部長,應比辭退聯準會主席容易,他對匯率政策的指揮,可以更不費力。
國際經濟錯綜複雜,環環相扣,對等關稅稅率公布後,不少國家貨幣相對美元貶值,反映對未來經濟的預期;然而,國際美元的走勢,應會繼續如川普的語法般模糊,上下震盪自然免不了,可是不會走出往上或往下的趨勢。至於新台幣相對美元的變動,在目前的政經情勢下,升值走勢即使因對等關稅稅率提高有喘息空間,應該也會跟著國際美元走,不大可能再有太多獨貶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