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02 05:47

財經青紅燈》的輸家博弈

2025/08/02 05:30  
「街口金科」與泰山間的一筆投資爛帳,讓國內電子支付交易規模最大的「街口支付」陷入開業以來最大風暴。其實,隨著電子支付日益普及,不少民眾早習慣透過手機就能輕鬆交易,不管是代收付款帳戶日均餘額最高的街口,或用戶人數最多的iPASS一卡通、竄起速度最快的全支付,表面看來不斷攻城掠地,但都陷入了燒錢換市占的「輸家博弈」之中。
到今年5月底最新數據,台灣三大電支的街口、全支付與一卡通使用人數都破6百萬,街口的當月收付款項更逾62億元,全支付與一卡通也分別有54億及近40億元,顯見嗶一下已成為不少人的日常消費支付方式。
但電支加速普及的風光表面,卻是燒錢換取市占的殘酷現實。這次身陷風暴的街口支付,近3年來累積虧損約6.47億元,去年底淨值僅剩2.73億,以今年上半年增資1.5億後,到6月底還是僅剩4億元,顯示街口還在持續燒錢。
全支付就算有全聯當靠山,近3年來累積虧損逾12億元、早超過了原始資本額的8億元,只好增資至12億元,但以過去3年年虧損都超過3億元估算,今年恐得繼續增資;一卡通自2018年9月推出「LINE Pay一卡通帳戶」,快速躍居用戶數最多的電支,LINE Pay與一卡通今年底將正式分道揚鑣,電支市場勢將重新洗牌。
電支深陷虧損泥淖主因是高昂的推廣成本,以街口為例,近3年來每年推銷費用約達2億餘元,後發品牌的全支付每年更得砸下逾3億元,但手續費收入卻因競爭而打到骨折、甚至免手續費;這就很像是賭桌上的輸家博弈,即賽局理論中的負和博弈 (Negative-Sum Game),意味著即使是獲勝的一方,也可能無法完全彌補其付出成本,所有參與者都可能被視為某種程度上的「輸家」。(高嘉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