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10 09:13

企業價格戰加劇通縮壓力 中國PPI連跌33個月

2025/07/09 21:11
   

中國車業之間因產能過剩引發的價格戰,也加劇中國的通縮壓力。(中央社資料照)
吳孟峰/核稿編輯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受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國內需求疲弱影響,中國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跌幅創近2年來最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微幅上漲,顯示中國通縮陰霾揮之不去,北京當局面臨增加更多刺激措施的壓力。
中國6月PPI年跌3.6%,跌幅創2023年7月以來最大,也較5月的下跌3.3%擴大,且為連續第33個月下跌;6月CPI年增僅0.1%,終止連續4個月下滑,但僅比5月的年跌0.1%略為改善,反映北京當局以舊換新補貼措施所帶來的短期提振,而非持久的消費信心復甦。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黃梓純表示:「整體CPI出現改善,這可能反映了中國政府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的提振作用。但隨著這種提振作用可能很快消退,我們預計基礎通脹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再次回落。」
在通縮陰霾揮之不去的情況下,北京當局面臨增加更多刺激措施的壓力,以避免經濟出現價格、企業獲利和工資下跌的惡性循環。企業之間因產能過剩引發的價格戰,也加劇中國的通縮壓力,包括習近平在內的中國領導人矢言要遏制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並要推進「落後產能」有序退出。但有分析師警告,中國的價格戰可能會持續好幾年,因地方政府官員尋求避免失去就業機會。
美國關稅戰亦對中國出口導向部門造成打擊。中國6月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的生產價格加速下跌,美國關稅戰帶來的不確定性,讓依賴全球市場的企業前景籠罩陰霾,因他們同時得面對國內需求疲弱。
荷蘭國際銀行(IN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宋林表示,人民幣近來相對強勢和通膨持續疲軟,將給中國人民銀行在今年稍後進一步降息的空間,目前預計下一次降息將在第4季。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