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5-06 02:46

陸企靠這招規避川普關稅 小紅書等「洗產地」廣告湧現

陸企靠這招規避川普關稅 小紅書等「洗產地」廣告湧現

中國大陸出口業者正忙著透過第三國轉運的方式「洗產地」,規避美國的高關稅。路透

本文共1056字
    00:00
2025/05/05 11:34:41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中國大陸出口業者正忙著透過第三國轉運的方式「洗產地」,以規避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實施的145%高昂關稅。大陸社群媒體平台上出現大量提供洗產地服務的廣告,同時間,鄰近國家警覺到有大量陸貨湧入,擔心本國淪為這些實際銷往美國商品的中繼站。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廣東中山市出口商佰泰照明的歐姓業務員表示:「關稅太高了…但我們可以把貨賣到鄰國,然後再經由這些國家轉賣到美國,這樣關稅就會降低了。」





「實質轉型」後才能適用該國關稅





根據美國貿易法,商品必須在某個國家歷經「實質轉型」,像是大幅提高價值的加工或製造,才能被視為來自該國並適用其關稅待遇。



然而,小紅書這類社群平台上開始出現不少廣告,顯示能為出口商提供服務,把貨物轉至馬來西亞等國,靠當地發出新的原產地證明,再把商品運往美國。



例如在小紅書上的一則廣告顯示:「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透過馬來西亞轉運,變成東南亞貨!」「美國限制中國木製地板與餐具?馬來西亞『洗產地』,順利通關!」廣告的聯絡人拒絕回應金融時報記者的置評請求。





美國市場龐大 陸貨「洗產地」避關稅





南韓海關機關上月表示,今年首季查獲價值295億韓元(約2100萬美元)的進口品偽造原產國,其中多數來自中國,且幾乎都打算出口至美國。海關透過聲明表示:「由於美國政府變更貿易政策,我們見到近期大量案子,讓產品繞路,利用我國來規避美國政府不同關稅和限制。」「我們已發現大量原產於中國的商品被偽造為韓國產地。」



越南工商部上月呼籲本地貿易協會、出口商與製造商加強檢查原料與投入商品的原產地,避免發放偽造產地證明書;泰國外貿局上月也宣布將強化對出口美國商品的原產地檢查,避免逃避關稅。



佰泰照明的歐姓業務員說,許多中國製造業者採用「離岸價格(FOB)」的方式出口,貨物離開中國港口後,責任就由買方承擔,降低出口商的法律風險。



兩家物流公司的業務員表示,他們可以把陸貨運到馬來西亞巴生港,然後再將貨物移往當地貨櫃、更換標籤與包裝。這些公司與當地工廠有合作關係,可協助發出新的產地證明。其中一人說:「美國一定知道這些操作,不能做的太過份,因此我們控制接單量。」另一人表示:「馬來西亞海關沒有非常嚴格。」



中國外交部與商務部以及馬來西亞政府並未立即回應金融時報記者置評請求。



一名跨境貿易顧問表示,規避川普關稅措施的兩大手段,除了洗產地以外,另一種則是將高價商品與低價商品混裝,因此出口商可虛報貨物整體價值。



東莞一位消費品製造商老闆說,這些中介機構表示「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較能透過灰色地帶來承受關稅衝擊…美國市場太大了,我不想失去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