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9 05:58

關稅協議 亞洲經濟體可能先達陣

2025/04/29 05:30  
出口導向且面臨美國最高對等關稅的亞洲經濟體,在與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中領先西方國家,更有可能達成規模較小的臨時協議,以阻止美國徵收最高懲罰性關稅。圖為越南北部最大港口海防港。(路透)
以規模較小的臨時協議 阻止美國在7月課徵重稅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彭博報導,出口導向且面臨美國最高對等關稅的亞洲經濟體,在與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中領先西方國家,亞洲經濟體與川普政府更有可能達成規模較小的臨時協議,以阻止美國在七月初九十天寬限期到期前捲土重來,徵收最高的懲罰性關稅。
彭博:川普可宣稱破壞性貿易迅速成功
過去經驗顯示,要達成全面貿易協議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但南韓、日本和印度等亞洲國家沒有那麼多時間,因為他們對美國出口產品所面臨的關稅,在川普上任後短短兩個多月內就上升至接近二十五%,越南更達四十六%,泰國為三十六%。

對這些國家而言,更有可能的是達成規模較小的臨時協議,以阻止美國在七月初寬限期到期前徵收最高的懲罰性關稅。這將使美國川普總統能夠宣稱,其破壞性貿易政策已迅速取得成功。
美財長證實與亞洲國家談判順利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二十七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節目《本週》(This Week)訪問時表示,有十八個重要貿易夥伴正與美國進行談判,包括與美國進行「特別談判」的中國;對於其他十七個國家,「我們已制定未來九十天與他們進行談判的流程,其中一些進展非常順利,尤其是與亞洲國家的談判」。
貝森特上週表示,美國和南韓最快可能在本週就貿易問題達成「諒解協議」。南韓官員表示,他們認為七月初是達成至少能豁免關稅的具體協議的初步期限。
不過,美韓官員可能過度樂觀,美國和韓國於二○○七年簽署一項自由貿易協定,該協定經過一年多的討論推敲,直到二○一一年才獲得國會批准;二○一八年,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在川普首個總統任期內,又進行數月的重新談判。
貝森特在訪談中還為川普震撼全球的關稅政策辯護,聲稱在賽局理論中,這能創造「戰略不確定性」,無須告知談判方最終會得到什麼結果,加上運用「胡蘿蔔和棒子」軟硬兼施的策略,最後可讓華府占上風。他認為,沒有人比川普更擅長創造這種影響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