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05:30

中國內需疲軟、價格戰激烈、利潤微薄、付款延遲及高退貨率等問題,不僅無法有效降低關稅衝擊,甚至將惡化螺旋式通貨緊縮。(法新社資料照)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國企圖降低美國高額關稅衝擊的策略之一,是力促出口商加大產品內銷,但許多依賴出口的製造業者認為,中國內需疲軟、價格戰激烈、利潤微薄、付款延遲及高退貨率等問題,不僅無法有效降低關稅衝擊,甚至將惡化螺旋式通貨緊縮。
螺旋式通貨緊縮(deflationary spiral)指商品價格下跌,使企業利潤減少,導致員工工資下降,從而抑制消費,引起了商品價格持續下跌,企業利潤進一步減少,如此持續惡性循環。
經營一家成衣廠的錢愛諾(音譯)告訴路透,她每外銷一件產品,利潤約二十人民幣(九十台幣),但內銷利潤僅十分之一。由於利潤微薄以及中國零售商不準時付款,或要求退回未售出產品而導致的「現金流風險」,她決定不尋求內銷。
分析師指出,這凸顯中國過度依賴出口以支撐成長,以及必須採取措施刺激消費者所得的急迫性;若無提振需求的財政刺激,中國市場任何產品供應的增加恐導致通縮壓力加劇,而引發反效果。
利潤非常、非常微薄 出口商轉內銷恐破產
墨爾本莫納許大學經濟學教授史鶴凌表示,中國因競爭激烈,利潤非常、非常微薄,有時幾乎為零,如果出口商轉向內部市場,一些廠商恐破產,這將進一步使消費力惡化。
中國商務部本月宣布,將支持出口商將產品轉內銷,以緩解關稅戰衝擊,此後在北京、廣東、海南島等地組織「對接」外貿活動,聚集製造業者、電商平台、超市、零售業以促進交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並「充分備足預案」,因應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該會議承諾,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擴大消費、穩定外貿,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