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對美出口 政院推演關稅結果3劇本 最差減逾2成
若被加徵稅率超過30%,卓榮泰:產業恐面臨客戶轉單、產能過剩等問題- 2025.04.12
- 03:00
- 工商時報 呂晏慈

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倘若台灣被加徵稅率高於30%,美國自台灣進口將減少21%以上。圖/姚志平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美國對等關稅對產業影響評估
美國對等關稅談判大限不到3個月,行政院長卓榮泰11日指出,依經濟模型估算,倘若台灣被加徵稅率高於30%、高於其他競爭對手逾10%以上,美國自台灣進口將減少21%以上,亦即台灣出口美國的市占率將下滑0.72個百分點,產業可能連帶面臨客戶轉單、產能過剩、外銷產品擠壓內銷市場等問題。
卓榮泰赴立法院報告美國關稅政策因應作為時,詳述行政部門對低、高、極高稅率等三種情境的評估結果,其中,如果台灣被加徵稅率介於10%至20%,廠商可自行調節產能因應,對產業衝擊風險可控;如果被加徵稅率介於20%至30%,且較競爭對手高1%至10%,產業將面臨新增關稅支出、出口減少等負面衝擊。
卓榮泰表示,如果被加徵高於30%,且高於競爭對手10%以上,對美出口將顯著減少,加上競爭對手關稅低於台灣,產業將面臨美國客戶的轉單風險、產業移轉生產基地的壓力、出口價格欠缺國際競爭力,連帶影響產能過剩、庫存過多、外銷產品轉為內銷擠壓市場等各種問題。
面對美國2日公布台灣課以32%對等關稅,較日本、韓國有相當差距,卓榮泰直言,初步估算工業產品出口美國將衰退26%,影響製造業產值5%及12.5萬就業人數,尤其對電子資訊、機械、運輸工具、重電及電線電纜、建材雜項、鋼鐵金屬、一般化學及家電可能受較大影響,推估受影響產業產值影響幅度在3%至14%。
對於農業面向,卓榮泰說明,主要受影響產業包含蝴蝶蘭、茶葉、毛豆、吳郭魚、鬼頭刀、鱸魚等6項輸美占比較高的產業,若依據2024年輸美出口值估算,成本由買賣雙方平均分攤,台灣業界每年總計需多負擔逾新台幣11.7億元。
卓榮泰強調,政府根據產業影響評估提出「9大面向、20項措施、總經費880億元」的協助方案,行政院會預計17日通過攸關財源依據的特別條例,送赴立法院審議。為了了解百工百業需求,總統賴清德與卓揆已分頭展開「產業傾聽之旅」,預計12日前往彰化縣、13日前往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