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2-13 21:52
美國乙醇產量較前週減少2.7% 出口增長庫存減少
2025-02-13 11:20:26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美國能源部2月12日公佈,截至2月7日當週,乙醇日均產量108.2萬桶,較前週減少2.7%,較去年同期減少0.1%,估計用於生產乙醇的玉米使用量為1.136億英斗。美國能源部預估,2025年美國乙醇日均產量將為105萬桶。美國農業部2月報告預估,去年9月起的2024/25年度,美國乙醇玉米使用量將較上年度的54.78億英斗略增至55億英斗,佔國內玉米消費量的43%比重。
截至2月7日當週,美國乙醇日均出口量15萬桶,較前週增加4.4萬桶。作為需求的指標,美國當週乙醇摻混日均淨投入量較前週減少0.6萬桶至85.4萬桶;過去四週,美國乙醇摻混日均淨投入量年增1.1萬桶或1.3%至84.3萬桶。
美國當週汽油日均需求較前週的832.8萬桶增加至857.6萬桶,去年同期為816.8萬桶;過去4週,美國汽油日均需求832.3萬桶,較去年同期的825萬桶增加0.9%。過去4週,乙醇摻混量除以汽油需求的乙醇摻混率為10.12%。美國主要銷售的是E10乙醇汽油,添加10%的乙醇,而玉米是生產乙醇的主要原料。
美國當週乙醇庫存量較前週減少70萬桶至2,570萬桶。其中,東岸地區的庫存量較前週減少30萬桶至800萬桶,中西部地區的乙醇庫存量較前週減少30萬桶至1,010萬桶,墨西哥灣區的乙醇庫存較前週持平為480萬桶,落磯山脈地區的庫存較前週持平為30萬桶,西岸地區的庫存較前週減少10萬桶至240萬桶。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報告表示,2023/24年度,玉米仍是美國種植面積最多的作物,但預期在未來幾年之後,黃豆的種植面積將有望超過玉米,主要因為生質柴油的需求增長,將會帶動黃豆油需求增加的影響。黃豆與玉米都是生質燃料的重要原料,美國有4成的玉米用於生產乙醇添加至汽油當中,黃豆油則是生質柴油的原料。
川普關稅已經正式啟動,其對市場的影響也將逐漸顯現。中國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積極推動玉米進口多元化,減少對美國玉米的依賴。2023年,巴西和烏克蘭分別佔中國玉米進口的46.5%和35%,而美國的份額已降至16%1。如果中國市場需求減少,美國玉米出口商可能需要尋找其他替代市場。
美國乙醇生產的主要原料是玉米,關稅政策可能導致玉米價格上漲,進而推高乙醇生產成本。如果美國玉米出口受阻,國內玉米供應過剩可能導致價格下跌;但關稅政策也可能導致進口玉米成本上升,從而影響乙醇生產商的原料採購成本。玉米價格上漲會壓縮乙醇生產商的利潤空間,尤其是在乙醇價格受國際能源市場波動影響較大的情況下。
中國也是美國乙醇的重要出口市場之一。如果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中國可能對美國乙醇加徵關稅,這將直接影響美國乙醇的出口競爭力。乙醇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一部分,其需求受全球能源政策和油價波動的影響。如果關稅政策導致美國乙醇出口減少,可能會影響全球乙醇市場的供需平衡。
在川普第一任期內,美國政府通過補貼政策緩解了貿易戰對農民的衝擊。如果新一輪關稅戰爆發,農民可能需要依賴更多政府補貼來彌補出口損失。玉米和乙醇產業的波動可能進一步加劇美國農業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是在全球農產品價格低迷的背景下。如果玉米成本上升或出口市場受限,乙醇生產商可能需要尋找替代原料(如纖維素乙醇)或調整生產策略。
(圖片來源: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