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說故事-三粒玉米糰
三粒玉米糰
為善就好像掘井一樣.只要掘井開了.將水汲出來同樣會再湧出泉水.最怕的是.我們不懂得掘井.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發心人人都可以做到.佛陀曾說過,功德最大的布施是:發自內心最歡喜.最虔誠的布施.
佛世時代有一則故事:當時佛陀帶著一群比丘住在王舍城,那時印度有很多宗教,而且社會上普遍存著一種觀念--只要你有修行,就值得地方人士來供養,供養的人也因此得到福.所以很多修行者不管是印度教.婆羅門教或其他宗教徒都由社會大眾布施供養.
佛陀成佛以後,國王.大臣這些高階層人士常設宴備辦豐盛的菜餚,供請佛陀及比丘來應供.但是佛陀覺得:應該要讓一般大眾有機會接觸佛法,並且能親自供養植福,所以佛陀對大眾說:<從現在開始,不分階級,大家都可以來供養.耕植福田.>
某一天在王舍城中,有一群在街上議論著:<佛陀又回到這裡.我們不要錯失機會,要趕快來供佛.>其中有一位做苦工的窮人,不過他跟大家一樣,供佛植福的心願也很強烈.但是他回到家裡打開米缸一看,裡面是空的!他就想:我該怎麼辦?要用什麼來供佛呢?
他就一直找,可是只找到一些稍微變色快發霉的玉米粉,他拿起來聞一聞,已經有霉味了,該怎麼辦呢?想一想,家裡也只有這些了,就用水攪拌後揉成糰子,有摘來月桃葉,包起來生火烤熟.他一共揉了三糰,那是家裡僅有的.全部的麵粉.
他拿著這三個玉米糰,抱著最虔誠的心來到集合的地方.佛陀準時帶著一群比丘到來.大家都捧著缽,裡面放了很豐盛的食物,人人都期待<佛陀能親自接過我手中這缽飯>,所以都舉得高高的.
佛陀看到其中一位捧著用月桃葉包裹著食物的人,本來也舉得高高的,但是抬頭看到佛陀時,又把東西放低下來,頭也垂得低低的.貧者心想:大家供養的食物都是這麼豐盛,我這些東西那有資格獻給佛陀呢?這個念頭一起,就慚愧地把東西放低下來.
但是佛陀卻走向他,慈祥地說:<你不是要供養嗎?>當時他好感動,就將這三顆月桃葉包的糰子呈給佛陀.他感動得淚流滿面,心想:那麼多豐盛的菜餚,佛陀怎麼偏偏接受我的供養呢?
這時很多人也都議論紛紛地看這位貧者,問他:<你的供品是什麼呢?>貧者說:<那是快發霉的玉米糰.>大家心裡想A:怎麼用這種東西來供佛呢?>
這些話就一直傳布出去,甚至有人去向國王.大臣報告.當時國王和許多大臣.長者都趕來了,大家看到佛陀吃得很歡喜.很滿足,所以都認為:這位供養者的功德一定很大!
有些人就要拿錢給這位貧者.他們說:<拜託你讓我也參加一分,請你接受我的獻金,把你的功德分一些給我.>這位貧者說:<我只不過是以很少的食物供佛,那有功德好分給你們呢?>但是大家都說:<如果你接受我的財物,就表示供品裡也有我的一分,這樣你的功德就可以分給我們了!>
他覺得很疑惑,就去請教佛陀:<佛啊!有很多人要給我錢,叫我把功德分給他們.>
佛陀說:<可以啊,你可以收下來.>這位貧者說:<我要怎麼把功德分給他們呢?>
佛陀說:<你將他們的財物收下,讓大家歡喜,這種隨喜就是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