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14/1453.jpg)
-
皮卡丘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10-11 07:26
520來台股蒸發10.9兆
520來台股蒸發10.9兆
平均每位股民5個月賠182萬
昨天是中華民國生日,但是,對新政府與台灣股民而言,今年可能是讓人心情最鬱卒的國慶日!根據統計,新政府自5月 20日接掌政權迄今,台股總市值已蒸發高達10.9兆元新台幣。如以實際進行交易並扣除重複開戶後的600萬股民帳戶計算,平均每位股民虧損高達182萬元,5個月賠掉了一部高級進口車。
內憂外患
從個別公司來看,520迄今,市值縮水總金額最高的屬於台積電(2330),5828億元市值在半年間化為烏有,台積電5828億元消失的市值如今約莫可買4家聯電(2303)。其次是鴻海(2317),該公司市值蒸發4707億元,由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持股高達3成,因此,成為這波台股崩跌的受傷最嚴重的單一「投資人」。
286家市值減逾6成
台積電與鴻海市值減少總金額雖驚人,不過,以市值縮水幅度而言,並不是受傷最嚴重的個股。根據統計,520迄今,市值縮水達60%以上的上市櫃企業高達 286家,其中,以營建股與金融股災情最悽慘,鄉林(5531)、皇翔(2545)、遠雄(5522)與宏盛(2534)等知名度極高的大型建商市值縮水幅度高達80%以上。金融股的新光金(2888)市值縮水幅度達70%。
在外資金融圈闖蕩10幾年,現為滙豐中華投信總經理陳如中說:「台灣股市現在可說是面臨內憂外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急漲又暴跌下來,速度之快前所未見!」
陳如中解釋說,1997~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科技泡沫,台股頂多就是面臨「外患」,當時內需股在台股扮演角色遠不如現在重要。而如今,國際經濟環境不僅惡劣,就連這次政權輪替時被寄予厚望的內需股與金融股皆也慘遭沒頂,代表國內經濟惡化的「內憂」也接踵而至。
外資賣超4398億元
截至10月9日為止,台股(上市加上櫃)總市值計14兆元新台幣,較520當天台股總市值24.9兆元,整整縮水了10.9兆元。這段期間,外資賣超台股高達4398億元,投信賣超24.7億元,自營商賣超185.7億元。外資自台股急抽資金以應付國內投資人贖回壓力,是造成台股劇烈下殺的主因。
外資人士指出,率先點燃這波賣壓的是國際避險基金,持續大賣台股達5個多月之久的避險基金的售拋股壓力在9月底其實已大幅減輕,但時序進入10月後,歐美先進股市持續重挫,逼得長線基金也不得不加入賣股行情執行停損機制。
本益比低達9.28倍
美林證券全球新興市場策略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發布最新報告指出:「短短幾個月時間,新興市場高達300億美元淨流出!」Michael Hartnett認為,這股資金流出新興市場趨勢短期間還會持續,現在當然還不到「閉著眼睛買股票的時候!」
Michael Harnett分析,新興市場平均本益比已跌至歷史最低點,但股價淨值比卻處於歷史平均值稍低位置,還不能論及新興市場股價絕對便宜。拿台股來看,目前的平均本益比已到9.28倍,與歷史最低點的9.25倍相當接近。但股價淨值比仍達1.25倍,還比2001年的1.1倍或歷史最低點的0.84倍高,台股尚未到「絕對便宜」,但「相對便宜」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