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1 09:21:32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滙豐投信指出,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能源價格飆漲,各國面臨加速能源轉型的壓力,而要達成大規模減少碳排放的目標,並增加再生、潔淨能源供電,有一大部分需仰賴基礎建設的升級,也讓基礎建設成為能源轉型的受惠者之一。
對比能源基金,雖然是能源轉型較直接聯想的投資標的,但因能源基金的投資常侷限於少數相關產業或類股,對能源、原物料的報價波動相當敏感,因此有波動度較大的缺點、風險較高。
滙豐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劉柏廷說,目前市場上能源的指數、基金波動度可能達30%甚至更高,MSCI能源指數截至2022年12月底,五年波動度為29.90%,而相較之下,道瓊全球基礎建設指數則為14.2%,顯示投資基礎建設產業的波動風險,明顯小於專注於新能源的基金。若相較其它對抗通膨指數,如金礦、或能源來看,基建指數是唯一提供4%以上股利率、且波動度(五年標準差)低於15的指數。
劉柏廷表示,基礎建設公司多為獨占或寡占事業,擁有相對較確定的現金流,以及相對較高的股利率,也對降低波動有幫助。以道瓊基礎建設指數為例,自2018年至2022年間五年波動度僅14.21%,低於其他許多對抗通膨標的。因此,相對較高股息又相對較低波動的基礎建設對於對投資人有相當吸引力。
自2022年6月以來,運輸及航空產業兩者在疫情趨緩後運量快速回升,可期待經濟持續復甦帶來利多,並帶來相關人潮的移動需求,相關基礎建設類股如鐵路、公路、機場等也有機會跟著水漲船高。
相關指數波動度、股利率
歐洲機場運量持續回升(資料來源:歐盟統計局,統計期間2012/12-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