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3-03-08 09:52

再生能源躍發電主流 基建基金吃香

《基金》【時報-台北電】全球經濟步入修復期,電力需求將再度上升。國際能源總署(IEA)最新發布「2023年全球電力市場報告」指出,未來三年電力需求將加速成長,且98%的新增需求會由再生能源所供應,預料三年內再生能源將取代燃煤,躍居發電來源之首。法人表示,再生能源「看天吃飯」的隱憂,是普及化的一大挑戰,為維持供電穩定性,各國都在加速興建儲能系統,為相關產業及基礎建設需求帶來可觀商機。 永豐ESG全球數位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指出,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多數國家早已將符合國際環保趨勢、且具備自給自足優勢的再生能源,列為電力發展的主要核心目標,且再生能源發電均需一段時間才可開始供電,因此在全面導入前,亟待有效突破發電量無法隨需求自由調整的劣勢,儲能系統正是遭遇突發用電需求時,能快速脫離窘境的重要解決方案。 陳世杰說,儲能系統不僅可在緊急時刻立即供電,大幅縮短發電等待期間,也能幫助平衡尖離峰的用電需求,因此包括美國的降低通膨法案、大陸的十四五計畫、台灣的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等,各國政府紛紛推出政策,大力支持興建儲能系統,預估2030年全球儲能系統規模將較2021年大幅成長11倍,相關企業可望首當其惠。 股價面觀察,截至2月底為止,標普全球清潔能源指數不論近三年、五年或十年,年化報酬率不僅都在雙位數以上,顯示再生能源發展趨勢持續獲得市場認同,長期投資表現相對優於整體股市及領頭羊的美股,未來在儲能系統需求日益提升及加速布建下,有機會為產業注入更多豐沛成長動能。 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洪華珍展望後市,全球本益比止穩,今年聚焦企業經營、投資及家戶消費影響將逐漸浮現。這波升息緊縮循環已多數反映在評價上,但尚未完全反映在企業獲利前景中,需關注個別表現差異。(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魏喬怡/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