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武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3-12 08:25
既要轉移,也要轉型 信邦電子以彈性力抗鴻海
2010-03-12 旺報 【本報訊】
「如果生產五十萬條連接線,我們絕對拚不過鴻海,五萬條,可能還不行,但是五千條、五百條,或是五十條兩天交貨,鴻海可能就拚不過我們」,主攻高階數據連接線的信邦電子董事長王紹新如此形容與鴻海的不同。
問的是信邦電子如何轉移(由沿海遷往內陸),但王紹新最得意的是公司的成功轉型(技術升級)。信邦於1999設立的東莞廠去年初關閉,而早在2001年,信邦就成為江陰的第一家電子業台商,之後才有液晶面板廠瀚宇博德跟進。接著,2007年,信邦又領先群雄到安徽桐城設廠,因為遷廠動作快,去年的缺工潮幾乎沒有影響到信邦。
不要變成人才訓練中心
王紹新表示,十年前的確也曾經想學其他廣東台商「東擴」,到長三角設廠,特別是主力客戶明基希望信邦到昆山設廠,以便就近供貨。但是考慮到江陰的工資只有昆山的七成,而且從江陰到昆山只不過一小時車程,因此才決定到江陰。王紹新慶幸當年沒到昆山設廠,要不然工廠周邊全是像明基這類的大廠,小小的信邦將淪為大廠的「人才訓練中心」。江陰管轄中國第一村華西村,同時也是大陸最富的縣級市,王紹新介紹,江陰市政府有錢是因為轄區內都是大陸的內銷型企業,每年所繳的增值稅遠高於同屬縣級市的昆山,因此對於到當地投資的台商優惠特別多。
當年,信邦到江陰設廠時,除了一般的「兩免三減半」之外,江陰市政府又增加兩年的「稅收減半」優惠,當地市政府還特別為信邦鋪了一條40米寬的大馬路、同時把光纖網拉到工廠。
最讓人感動的是,江陰市政府還沿著信邦工廠四周1公里植樹綠化,寬度還達到5米,後來王紹新還向政府反應:樹長得太茂密,從外面都看不到信邦廠房了。除了硬體建設的支持外,江陰市政府還在軟體上支持信邦,十年前報關都是用紙本,一次報關通常耗時一、二天,經過反映後,江陰海關主動與信邦合作研發電子報關系統,讓信邦的報關時間節省到只需一到二小時。後來,這套電子報關系統還被應用到全中國。
不過,由於江陰當地人大都有錢,不願到工廠上班,因此只能雇用外地民工,2007年,王紹新看到未來可能出現缺工問題,開始到安徽、河南找新廠址,最後經由來自桐城的員工介紹,而決定到桐城設廠。以今年的工資為例,江陰的最低工資已經漲到960元(人民幣,下同),而桐城的最低工資只有500元。
文風鼎盛的桐城
桐城還有一個比江陰占優勢的地方,就是當地人文氣息極高,管理較易,而員工大都是本地人,流動率也低。
王紹新講了一個故事來形容桐城當地的文風:桐城市委書記辦公室一位「呂」姓官員在外地遇到一位「徐」姓官員,徐姓官員嘲笑:「呂家女子,上口沒有下口大」,沒想到呂姓官員回應說:「徐家男兒,正人沒有斜人多。」
除了江陰、桐城,信邦還在北京、中山、長安(廣東)設廠,但是產品定位不同。像北京廠是做風車及醫療器械的數據纜線,就近供應奇異等客戶,毛利最高;江陰廠則是生產毛利在40%左右的車用引擎纜線及手機天線,主攻少量多樣產品;桐城廠則是主攻毛利15%左右的大批量產品;而中山、長安則是做筆電用的連接器。
永遠走在客戶之前
許多台商一路追逐廉價人工而由台灣遷到廣東、又遷到大陸內陸,甚至是遷到越南、印度,不斷地進行地區的轉移,但是信邦從1989年創業以來,就一直堅持走彈性、創新的技術升級之路。
當宏碁剛開始研製筆電時,信邦也同時研製可供筆電使用的數據纜線,最初的三年,公司因為創新的投入幾乎倒閉。現在雖然還是做數據纜線,但卻是替全球最大的條碼描瞄器品牌SYMBOL(全球市占七成)代工,這種用於大賣場結帳櫃檯及海關驗證的產品,必須耐拉120萬次,而信邦占到SYMBOL的代工量的八成以上,其間鴻海的子公司曾試圖搶單,但未成功。原因是信邦以客戶為導向的作風比其他廠商執行的更徹底。
例如某個美國客戶原先是透過一家美國代工廠向北京「金橋」外包,後來信邦也是把製造外包給金橋,但美國客戶卻認為信邦做得比美國代工廠更好。
正因為如此,彈性成為信邦應對競爭者的最大利器,「鴻海是做自助餐店,只想吃飽的客戶可以找他,信邦是牛排館,客戶要三分熟、五分熟、全熟的牛排,我們的廚師都能在最快的時間做出來。」王紹新如此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