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8-29 08:08

永續新經濟熱 超前部署

今年全球刮起淨零碳排浪潮,歐盟曾於2009年提及的「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在近期提出所謂的「55氣候套案」(Fit for 55 Package)捲土重來,成為眾所矚目與「碳」相關的全球性貿易新規則草案。在今年美國總統拜登召開全球領袖氣候高峰會上,美國訂出2030年削減溫室氣體排放50%至52%的新目標,展現排放大國的減量企圖心。

而年底將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大會第26屆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6),主辦國英國已將2050年追求「淨零排放」倡議形塑成為本世紀應對氣候變遷的成敗關鍵,呼籲全球共同參與,減碳的倡議及履行。

在一波波減碳大浪襲來之際,各個經濟體無不亟思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產業則積極尋求轉型契機。國際能源總署(IEA)今年發布《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報告,分析在全球平均溫度不超過攝氏1.5度的目標前提下,能源生產、運輸與消費方式必須徹底轉型,才能實現2050年全球淨零碳排。預計2020到2030年,能源總投資在淨零導向下,將增至每年5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年增0.4%,同時創造1400萬個能源相關綠色就業機會。

根據歐盟CBAM的設定,首波將以碳排密集度高、且輸入密集度亦高的產品為主要管制項目,鎖定鋼鐵、水泥、鋁、肥料及輸入電力等產業為對象,2026年後,除擴增範疇至其他業別,各項產品的碳排水準或是已支付碳價水準不及歐盟者,則需補足差價,可預見CBAM制度將成為產品競爭力的重要課題之一。

台灣以經貿出口為導向,對歐盟出口主要產業是電子業,若以歐盟CBAM首波受衝擊的項目來看,即使以2019年出口至歐盟排名最高的鋼鐵,其出口量僅占台灣鋼鐵年產量1.5%左右。然而,台灣不能心存僥倖,因為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僅是推動碳定價為全球性環境政策工具的第一部曲,美國、日本亦有規劃導入此機制之討論。唯有積極面對淨零碳排巨浪,逐步建立碳價、碳權等碳資產管理策略才是解方。長遠來看,此契機更有助於台灣產業綠色轉型上超前部署。

台灣產業要邁向零碳經濟、擁抱綠色轉型,未來碳盤查要求不再只是大型、受溫室氣體排放管制企業所需的工作,所有中小企業、有意競逐國際經貿市場的業者皆須有此意識,做好碳足跡管理及創新生態才是長遠之計。

碳足跡管理是指碳足跡的施行標準,可依循國際標準組織ISO 14067「產品碳足跡量化要求與指引」,提供企業針對特定商品的生命周期,即從產品的原料和能源開採端、運送、製程反應與所需能源、產品包裝後配送銷售、客戶使用階段,以及最終廢棄處理等過程中,所造成之溫室氣體排放量予以量化,即計算產品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藉由計算的過程,企業得以檢視其排碳熱點,啟動改善措施。

舉例來說,某洗髮商品需降低碳排,但不知從何處著手,首先必須要知道此商品的碳排熱點,透過碳足跡分析得知,幾乎九成排碳都是在包裝與原料的取得階段,製造過程僅有不到一成的碳排貢獻。因此該產品最關鍵的改善就在於低碳包材的開發。

工研院已建立永續碳管理平台,協助需求的企業進行碳足跡盤點與高碳熱點追蹤,檢視出該商品從源頭到廢棄過程中,排碳量最大,對環境衝擊最大的熱點並導入低碳措施,邁向綠色轉型。企業如果現在就進行減碳的計算及認證,才有機會超前部署,正面對決未來出口面臨碳關稅的貿易障礙。

對於想要維持國際綠色供應鏈競爭力的企業來說,及早盤點碳足跡是必要措施。如蘋果承諾2030年以前所有產品實現碳中和,並利用回收再生原料,設計打造全球最創新的商品,且完全以再生能源製造。對於要進攻零碳利基市場的企業來說,影響已然浮現。

在這場「向零競逐」競賽中,產業亟思化綠色為綠金,透過碳足跡管理手段及創新生態的思維,超前部署及投入減碳投資,才能在這波轉型巨浪中站穩腳步,擁抱零碳永續新經濟。(作者是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