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2-31 10:08
疫苗研發賽 各行其道沒遠見
指揮中心公布洽購二千萬劑國際疫苗,國產疫苗在補助金年底大限前,才有一家「匍匐」邁進二期臨床試驗。指揮官陳時中雖說,國產疫苗的研發「沒有不如預期」,但也坦承以往我國在生技產業上投資不夠。如何將此基礎工程做得更扎實,應是身為「防疫優等生」的台灣須嚴肅思考課題。
這場新冠肺炎疫苗研發賽中,國光、聯亞和高端三家疫苗廠投入研發,與國際藥廠相較,進度落後,幾乎看不到車尾燈,國光被要求重做試驗,聯亞則沒交齊第一期臨床試驗資料,僅高端「有條件」通過第二期臨床試驗計畫的審查。究其原因,關鍵在於我國對生技產業「只有短視,而無遠見」。
針對這次疫情,政府雖然放寬緊急使用授權(EUA)機制,但業者私下抱怨,政府充其量只是成立平台,在疫情之初,食藥署甚至還給人故意挑剔為難之感,幾個月後,態度才趨積極,頻與業者討論文件資料,但相關手續繁瑣,必須不停補件。
年初,歐美國家主動媒合學界和業者共同研發疫苗中和抗體檢驗,強勢投入資源輔導疫苗研發和製造。相較之下,蔡政府並未統一負責綜合抗體檢驗,任由中研院、國衛院、台大及長庚等單位各自開發,過程喜訊不斷,形成大內宣,但各行其道之下,反而拖累疫苗研發速度。
這次記者會公布疫苗採購,意外揭開本土疫苗研發遲緩的事實,想要做好防疫,除了口罩國家隊之外,疫苗有其絕對必要性,疫苗國家隊必須及時提供安全可靠的疫苗。
應盡速成立國家人用疫苗策略委員會,將疫苗產業視為國安產業,由副總統或行政院長擔任召集人,提供業者相關奧援,除了「口罩外交」,台灣如能也打出「疫苗外交」,新冠肺炎疫苗就可成為推動新南向的最佳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