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20/11/06
工商時報
于國欽
主計總處5日公布物價報告,受國際油價走疲,國內油料費下跌影響,10月消費者物價(CPI)較上年同月跌0.24%,為連續九個月下跌;惟核心物價(不含蔬果及能源)卻漲0.53%,創下今年2月以來最高,顯示台灣並沒有發生通縮。
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邱淑純表示,10月CPI雖續跌,惟跌幅已縮小,包括外食費、國內旅遊團費、遊樂場入場費已漸回升,因此排除能源、蔬果的核心物價指數(核心CPI)較上年同月上揚0.53%,創近九個月最高。她表示,今年來各月物價下跌主因都是汽、柴油等油料費下跌,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對通縮的定義,CPI連兩季下跌即屬通縮,如今台灣連九個月下跌,技術上雖符合通縮定義,但很明顯是能源成本下跌所致,因此並沒有通縮的問題。邱淑純援引經濟部公布的近月零售、批發及餐飲營收創新高強調內需動能還不錯,也證明台灣並沒有出現通縮。
主計總處同時公布三百多項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漲跌,與上年同月比,漲幅最高的依舊是蒜頭,漲幅達81%,雖較九月100%縮小,仍是105年10月以來次高,邱淑純表示:「蒜頭每公斤批發價格已由9月高峰187元降至11月初120元,跌幅36%,顯示零售市場的蒜頭漲勢趨緩。」
與亞洲各國比較,近期(9或10月)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CPI都呈上漲,漲幅約在0.0~1.7%,只有台、港呈現下跌。
主計總處也公布衡量廠商交易的躉售物價(WPI),10月較上年同月跌7.37%,是連續第18個月下跌,跌幅已縮小,反映今年來疫情對全球需求的衝擊仍在,不過隨著各國陸續復工,跌勢已逐漸收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