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鈺儿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0-31 10:36

大自然驚喜!黃鸝雛鳥被竊 硬是在秋天「生回來」


這對黃鸝春季時雛鳥被偷,竟然在秋季重新下蛋、育雛,親情的偉大讓鳥友驚嘆不已。(拍鳥俱樂部吳素娥/提供)
2020/10/30 22:40
〔記者鄭旭凱/綜合報導〕孩子被偷了,這對黃鸝親鳥竟然不顧時序已然入秋,硬是重新下蛋、重新育雛「把孩子們全部生回來!」為了守護這窩黃鸝雛鳥,鳥友更組成「黃鸝護鳥隊」熬夜輪班值勤看守,令人感動。
今年春天,台南歸仁一處偏鄉林地飛來一對黃鸝,牠們在樹稍間築巢孵育下一代,不料就在親鳥開始引誘雛鳥離巢自立時,某天清晨鳥友發現,3隻黃鸝雛鳥一夕被盜,2隻親鳥在鳥巢前不斷穿梭悲鳴,淒厲的鳴叫聲讓許多鳥友傷心不已,不過驚奇的是,上個月初有鳥友發現,這對黃鸝竟然又在該處林地築巢。
由於秋天並非繁殖季節,這對失去孩子的黃鸝不想等到明年春天,竟在秋天重新繁殖下一代,要把失去的孩子們重新生回來,消息在鳥友之間傳開,不少鳥友從全台各地趕來觀看這難得一見的生態景觀。
大約在10天前,又到了黃鸝雛鳥即將長成、離巢的最後階段,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及台灣野鳥生態調查協會理事長曾松清動員鳥友組成「黃鸝護鳥團」,成員還包括劉篤信、官玉純、橘子小麗、王俊仁、林松喜、尤志隆、邱安宗、伍靜惠、翁慶隆、黃瓊芳、陳澤宇、蘇承仕、薛達用、葉美珠、潘百村、林憲聰及葉玉山等總計19人,有人更遠從高雄趕到台南熬夜參加護鳥行動。
近幾天雛鳥在親鳥的誘導下逐一離巢、自立,鳥友們結束護鳥行動,終於鬆了一口氣;前國際鳥盟亞洲副主席廖世卿表示,鳥類繁殖的季節大致都在春天,但也有一年四季都是繁殖季的野鳥,例如領角鴞,黃鸝的繁殖季大到都在3到6月間,因為失去愛子而在秋季繁殖確實相當稀奇。


鳥友日夜守候,雛鳥終於順利離巢獨立。(拍鳥俱樂部吳素娥/提供)

鳥友和警方日夜排班守護黃鸝雛鳥。(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