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4-08 13:24
槓反ETF混搭 獲利新顯學
經濟日報和元大投信合辦「槓反ETF交易與配置策略創新」高峰論壇,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出席時指出,面對國際行情波動的新常態,傳統股債配置的穩健操作外,更需要入門學習使用槓反ETF。
劉宗聖表示,台灣投資人對槓反ETF並不陌生,從陸股到商品的槓反ETF活絡表現,都反應強烈的交易需求。然而不少操作側重單一方向,陸股槓桿ETF不論漲跌都有買盤,「漲時搶價差、跌時搶反彈」;一旦遇上此波急跌,槓桿ETF恐損失慘重。
投資要靈活,腦袋也要轉彎,劉宗聖分析,若行情不如預期,就是停損轉入避險的時機。
市場對於反向ETF的關注較低,卻在這波異軍突起,元大S&P原油反1今年大漲105%,元大S&P500反1漲25%,元大台灣50反1也繳出18%的漲幅。
另外是避險類的債券、黃金,同樣關注偏低,槓桿型的元大美債20正2卻波段大漲40%,元大S&P黃金正2上漲一成。
劉宗聖表示,股市反向和避險資產槓桿ETF,特別適合波段下跌訊號確立時進場,若是資產配置族,也能納入投資組合。資金不用多,就有效果。
舉例來說,投資組合有十份,買九檔個股,一檔元大台灣50反1,當台股多頭,元大台灣50反1雖然下跌,但其他個股上漲,整體為正報酬,反之台股空頭,個股雖然普跌,但元大台灣50反1反彈,可降低整體投資損失。
劉宗聖補充,當市場恐慌到高峰,元大台灣50反1報酬達到預期時,了結也能提供買股資金。近期元大台灣50規模突破800億元,元大高股息500億元,顯示投資人想低檔搶進;如何規劃現金流愈加重要。進階版還能同時布局台股槓桿和債券槓桿ETF,投資人配置以風險承受度優先。
劉宗聖強調,進入國際市場萬變時刻,絕對不能只單方向思考,單一地求波動,單一資金重押,要靈活應變。如原型ETF可搭槓反ETF,槓反ETF也能搭槓反ETF,是新時代增益避險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