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7-12-02 16:18

今年最熱銷海外股票基金 大陸佔6成

孫彬訓/台北報導
一直以來市場對於股票型基金的印象就是只要淨值一上漲就會被贖回,所以基金規模不易維持,但今年以來受惠全球股市表現亮眼,股票型基金也出現大幅淨申購的榮景。扣除今年成立的蜜月期基金,今年1~10月淨申購超過20億的基金共計有6檔,其中有4檔就跟大陸相關。
兆豐國際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表示,大陸股市在歷經將近兩年的整理之後,目前走的是基本面復甦的行情,雖然漲勢不若兩年前凌厲,但結構卻更為健全,加上確定大陸A股明年要納入MSCI指數之後,將吸引更多國外投資機構入駐,未來行情不可小覷。
黃昱仁強調,由於基本面穩定,外資流入趨勢不變,拉回後指數仍有上漲空間,投資人可趁回檔加碼布局。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19大後,大陸官方釋出政策牛肉,在金融穩定政策不變,企業獲利持續成長之下,將支撐陸股緩步走揚。
投資策略上,黃筱雲表示,投資人可多加留意金融、環保、創新等題材,包括新能源車、5G、人工智慧、半導體及零組件等產業;此外,年底消費旺季,電子、民生消費等產業也值得關注。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大陸供給側改革導致企業獲利分化和部分工業品價格強勢上漲。供給側改革對於工業生產和投資有短期的衝擊,在導致部分工業品價格強勢上漲的同時,市場集中度的提升也帶來了資源的重新配置,國企和非國企的利潤出現分化。然則整體企業獲利維持上漲格局,將有效帶動陸股上漲。
野村投信認為,預期基本面仍偏穩定,企業獲利持續改善,陸股可望緩步震盪向上,展望仍樂觀看好。
台新MSCI中國基金經理人楊珮玉表示,看好成長動能強勁、新經濟指標的產業,如電子商務、互聯網、行動支付等,在消費旺季催化下,漲升行情看好,建議優先布局MSCI中國ETF搶先機。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陳舜津分析,資金行情有利於香港(含H股)及A股,隨著經濟狀況好轉,加上MSCI在2018年將A股納入指數,國際資金可望持續青睞大中華市場。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