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惇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8-26 08:16

矽品(2325)董座林文伯分析未來十年卻會是中國大陸的市場

針對台灣、中國大陸與日本三地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矽品(2325)董座林文伯分析,台灣的優勢在製造,日本的強項在設備與材料,但未來十年卻會是中國大陸的市場。他也提到,中國大陸想買美商Amkor是必然的,但要達到一定效率需要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而台灣在封測與晶圓代工端仍會領先幾年的時間。
以半導體產業來說,林文伯認為,日本將會持續往設備和材料走,尤其全球約有超過三成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超過五成的半導體材料,均源自日商供應,也因此,先前日本地震導致半導體材料供應出現問題,台灣就跟著非常緊張;至於台灣的優勢在製造,而中國大陸如果想在製造端有優勢,就需要時間,但不可否認的,未來十年會是中國大陸的市場。
林文伯進一步認為,中國大陸的優勢是源自系統廠端的設計,而其實中國大陸現階段在IC設計領域的總營收已經從今年開始超越台灣了,這是因為中國大陸有很可觀的應用市場,而且重點是還在繼續成長中,加上中國大陸又有野心想作新興市場的生意,就如華為的系統產品已經在世界各地都傳出銷售佳績,他們的目標是全球,這會讓中國大陸對於半導體的需求,成長的很快。
但反觀中國大陸在半導體的製造端,要崛起並有一定的競爭力與影響力,還需要時間,比如,半導體需要用到很多而且穩定的基層製造端員工,但以矽品蘇州廠為例,一個月平均人員流動率是6%到8%,如果以一年來算,其流動率就達到一個廠區的數量,更何況每年中國大陸的返鄉潮結束後,就會出現不小的人力缺口,因此想一下子在半導體產業設立成功的生產線模式,並不容易,更非一蹴可及。
至於近期傳出的中國大陸封測廠天水華天與南通都想收購美國封測大廠Amkor,林文伯認為,以中國大陸的市場需求量來說,是可以容納三到四個廠商,而現在全球一線封測廠中,日月光(2311)、矽品和Amkor,至於星科金朋已經賣給長電,又扣掉不能投資台商,那就只剩下Amkor可以買了,因此這是自然且必然的趨勢,只是就算買了,想要解決產線與製程穩定度的問題,加上又要轉向投入大陸內需生意,這些都需要時間,所以整體來看,台灣在半導體的晶圓代工和封測產業端,仍會領先中國大陸幾年。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