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鍾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5-02-20 18:15
品人生:需要消化的台灣特色客氣話
人情世故對我來說一向是個難題,在台灣更是難上加難。台灣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言語規則,客氣、婉轉、含蓄,若只聽字面意思會感到很迷茫。
越要顯示文明的場合,越會用委婉的言語以表達禮貌,例如職場上的寒喧、服務業者的應對、初次見面的應酬……想要從他們口中聽到一句直接的「No」幾乎不可能。
例如我問對方要不要吃這個,他會微笑著說:「我還好耶」,令我無所適從,心想我問你要不要,為什麼答案是「還好」?我曾經白目地追問:「那……不要嗎?」答:「嗯,我還好。」我:「……所以你不喜歡吃這個?」答:「嗯嗯,我還好耶。」如此確認過很多次,我才慢慢地接受,原來台灣「還好」等於不好和不要。
還有一句更妙的「沒關係」。例如當我給予或提供一些什麼,對方會彬彬有禮的說:「喔,沒關係!」我又會像個傻子發呆幾秒內心OS:「他是指什麼沒關係?我問了他什麼?」本來只期待Yes或No兩種答案,結果得到第三個意想不到的答覆,只能憑著空氣中的謝絕氣氛,臆測這是個No,含糊帶過不了了之。
雖然漸漸記住這些話背後的意思,但要說出口還是感到很困難,到現在仍然無法自然地應用「還好」和「沒關係」取代直接的「不」。我喜歡乾脆的說好或不好、是或不是,覺得這樣溝通比較清晰有效,卻擔心話言中缺乏台灣人的柔軟,會否讓人感到粗魯無禮?
讓我猶豫的還有台灣人常用的尊稱。服務業的人為了表達禮貎,除了經常把簡單的句子講到很長,還會非常密集的說「您」,每次聽到我也有點不好意思,感覺太隆重和拘謹。有幾次我也想向對方表達恭敬,試著重鼻音的說「您」,一出口便覺得肉麻到想找地洞鑽。用寫的勉強可以(內心還是會冷顫一下),講會覺得害羞。
台灣人也常尊稱別人老師,即使對方並不是教師,各行各業的人也可能被稱為老師。在我以往的世界裡,「老師」是一種職業,中文習慣叫「XX先生」,英文稱呼「Miss/Mrs/Mr.XX」已是尊重,好像沒有叫過誰老師。在這裡聽著別人恭敬地老師前老師後,我也試過想跟,但又吶吶不能出口。
另一個讓我猶豫的尊稱是「姐」,職場上有些人會主動稱呼比較資深的員工「XX姐」,語氣恭敬又親暱。可是工作上我比較喜歡平等的互相尊重,大家叫名字就好了啊,真的需要刻意強調年紀和輩份嗎?但當別人都這樣叫,只有我堅持直呼其名,又怕被視為傲慢無禮。我就是經常在叫與不叫、跟與不跟之間,尷尷尬尬地跟台灣人互動。
台灣常用的客氣對白中,我比較學會的是「辛苦了」。但是想當初剛聽到這句,印象有點負面,因為場景是一個工作過量、經常狂加班的工作環境,上司把大堆工作塞給個人然後自己先走,臨行前丟下一句「加油喔,辛苦了」,當時我不知道這只是一句順口的話,過份認真解讀,只覺得有點風涼和諷刺。後來從不同的場合和情景,聽不同的人說「辛苦了」,漸漸聽到裡面有時候帶著安慰,有時候帶著溫暖的鼓勵,有時候是輕輕但是真誠的感謝和致意,才開始覺得這「辛苦了」三個字,如果誠懇地用真的很好用。
我本來就不擅長解讀別人的弦外之音,加上最初對本地文化不熟悉,真想哆啦A夢可以送我一台「人情世故翻譯機」,替我精確翻譯台灣人客氣和婉轉背後的真正意思,避免表錯情。我曾經很不解為什麼大家不能直話直說,這樣世界不是簡單多了嗎?可是後來聯想到蚵仔煎的瘀粉紅色(瘀血+粉紅色)的醬汁,顏色、味度、濃稠感都很曖昧,第一次吃不覺得怎麼樣,甜甜的怪怪的,但吃過三幾次之後,會發覺那味道原來剛剛好而且無法取代,不知不覺便發生了感情,要是蚵仔煎沒有那個特調醬汁就大大失色了。我想台灣人講話的特色,就像道地食品的調味,稍稍偏甜,只此一家,應該好好品嚐。
Emily
70年代生於香港,80年代移民澳洲,90年代回流香港,2006年移居台北,現職插畫師、養貓人,熱愛閱讀、攝影及各類手作。著有《我愛陳明珠:讀萬卷書不如撿一隻貓》、《小港包的台北五四三》、《Emily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