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11-03 08:42

日銀印鈔救市,華爾街日報重批表面功夫

【時報-台北電】華爾街日報(WSJ)上周末社論批評,日銀總裁黑田東彥擴大量化寬鬆(QE)只是徒做表面功夫,無法解決財政及制度腐敗的根本問題。儘管眼前日圓匯率大跌提振日本業者獲利,但明年政府再度調升消費稅後勢必又將面臨新一波QE需求。
日本政府自去年實施第一波量化寬鬆政策以來,國內經濟依舊不見明顯起色。
近日國內通膨率降至1%左右,低於日銀設定的2%目標。4月消費稅率調升至8%後,家庭支出已開始下滑,且就業市場成長也開始減速。
經濟學家預期,今年度(今年4月起)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僅成長0.2%。日銀為了進一步刺激景氣,上周五宣布將每年貨幣基礎目標從先前的60兆至70兆日圓,增至80兆日圓,以加碼收購政府公債、外匯基金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此消息激勵日股在上周五漲至7年高點,日圓兌美元匯率也創下6年低點。
華爾街日報雖稱黑田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勇氣可嘉,但批評兩人只是依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標準作業程序照表操課。此作業程序的第一步先是不顧政府債台高築逕自擴大公共支出,第二步再藉由增稅來彌補支出漏洞,最後透過量化寬鬆壓低日圓匯率來彌補增稅對國內經濟帶來的衝擊。
華爾街日報認為,去年日本實施第一波量化寬鬆確實是時局所迫,但政府至今早該拿出象徵經濟改革的「第3支箭」,而非繼續以量化寬鬆拖延時間。眼看日本自由貿易協商陷入僵局,勞工市場法規改革也被擱置一旁,如今日銀擴大量化寬鬆之舉和一直以來敷衍歐洲央行而不願徹底改革的歐盟各國如出一轍。(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