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abcd88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7-20 08:15
台商出錢出力 挺台生見識世界
大陸已是國際化戰場,台灣學生必須瞭解兩岸產業消長的事實,增進自身競爭力,所以今年不少台商出錢出力、自掏腰包舉辦學生暑期實習活動,中國旺旺控股董事局主席蔡衍明19日直接與學生座談,他認為,台灣人在兩岸關係上若要有尊嚴,就要先把自己做好,不要淪為空談,知道台灣未來發展在哪裡。
台灣大學生「通向未來之路」上海研習活動將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企業實習與參訪,19日舉行歡迎晚宴,主辦方上海建志教育信息諮詢總經理陳秀婷表示,步入職場前,應該走出台灣看一看,因為在國際化、資訊化時代,年輕人優勢應是「應變能力」。
了解差異學當領導
一茶一坐總裁陳定宗這次提供6個實習位子給學生,他說,台商希望年輕人到大陸找機會,不是當台勞,而是想怎麼做領導,瞭解兩岸文化差異、服務業優勢,課堂所學理論如何運用在職場,所以這次實習,除了在門市學習與大陸人直接接觸的「技法」外,還要在總部學習經營的「心法」。
參加活動的高應大同學李權晉在旺旺集團上海總部實習,他說,原本以為食品公司這種傳統製造業,只要管怎麼做、怎麼賣就好了,沒想到居然分工這麼細、有很多不同部門進行數據研究,為了標準化,居然還有原料米的DNA資料庫,傳產科技化讓他大開眼界。
旺旺集團除了在這活動出錢出力,蔡衍明也「親上火線」與學生對話,更要大家不客氣、盡量問,因為瞭解真實的狀況,才能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走,「大陸能在短時間內進步成現在這個樣子,怎麼可能沒有任何優點?」
勉年輕人抓住機會
蔡衍明說,政治一定會影響經濟,但現在很多事都泛政治化,吵來吵去,卻沒人提出台灣產業未來應該要怎麼走,台灣人能在中國歷史上擺在什麼樣的地位?若要尊嚴,首先要把自己強大起來。
蔡衍明想起1992年到大陸發展,他覺得食品業、有嘴巴就有市場,而且中國人的胃不小,所以未來也不小,但當時的法規建設等還沒完全成型,他也吃盡苦頭,當年歷經風霜,現在的生意人根本難以想像,但如果他當時沒有到大陸發展,根本沒有出頭機會。
蔡衍明以集團公司訓勉勵年輕人,他說,很多人不瞭解自己,每個人都有很多經歷,但多半是「經而無歷」,所以需要反思、別犯同樣的錯,「你只要比別人少犯一次錯誤,就表示比別人多一次成功」,隨時提醒自己、把握自己,並抓住機會好好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