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奈諾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6-17 08:58

台壽保合併案破局,外資上修中信金目標價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中信金 (2891) 和台壽保 (2833) 合併案,在昨天台壽保股東會後確定破局,中信金也發布重訊指對台壽保股東會相關決議予以尊重。中信金也強調,將待接獲台灣人壽正式通知後,再行回覆對方。先前中信金併購台壽保的消息傳出,法人一致喊「買貴了」,而今破局,三大外資最新出具的中信金報告,顯示破局事件並未對評等帶來負面衝擊,公司更能專注在「Organic growth」(內部非併購的成長),不確定因素移除後,小摩和瑞信證都上修了中信金的目標價,巴克萊也維持「加碼」評等。
巴克萊指出,先前中信金本規畫發行13.5億股的新股(約當270億),進行和台壽保的換股,但在併購破局後,此一新股發行規畫也不必執行,在併購不確定因素移除後,市場回歸中信金的基本面,目前看來具價值吸引力,P/B值約在1.2倍,而過去10年的平均值約在1.5倍。
瑞信證指出,沒有台壽保的合併案,對中信金的獲利反而是小幅增加,預今、明兩年的EPS可望較先前增加2-3%。市場目前聚焦在中信金和東方之星(TokyoStar Bank)的整合綜效。中信金在6月5獲監管機構批准完成東京之星銀行收購,從戰略上講,中信銀將在短期內專注於整合東京之星,而不是再找一個新的交易。此外,由於東京之星最新自結淨值超過中信銀的收購成本,中信銀內部粗估,合併後可望認列廉價購買利益約140億元,最快6月底後入帳。除廉價購買利益外,東京之星銀行具獨特品牌及營運模式,個金與法金業務並重,並具備廣泛的客戶基礎,每年經常性獲利水準約40億元,合併後可持續挹注獲利。中信金也規畫增加非銀行獲利,由目前低於1成的比重,增到20-25%占比。
小摩則表示,和台壽保的併購破局,讓今年中信金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都排除了,中信金先前也已經說明,不會再追究破局,而是有機會更專注在「Organic growth」(內部非併購的成長)。中信金的營運目前呈穩定改善,5月雖然獲利成長略低於第一季,因受到衍生性商品和交易獲利轉弱,但在利息和手續費收入依然呈兩位數成長。預估未來幾季的核心營運改善,獲利將重拾強勁成長力道。
今年的中信金EPS估值,小摩給2.41元,瑞信證評2.3元,巴克萊估1.81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