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oh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12-17 20:44

黃金、原油期貨ETF 明年發行

【聯合晚報╱記者鍾張涵/台北報導】
2013.12.17 03:01 pm
證交所指出,2014年ETF將是一大發展方向,除將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RQFII ETF外,黃金、原油等商品期貨ETF也是一大機會,證交所還將評估發展槓桿/反向ETF的可能性。總經理林火燈指出,綜觀世界各國交易所現況,可發現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比重逐年上升,但台灣在此領域尚有開發及成長空間。
證交所經理陳欣昌亦言,全球ETF快速成長,統計顯示,從2000年至今,全球ETF及ETP商品已從100檔成長至5000檔,資產規模超過2兆美元,是台灣每年4000多億GDP的5倍左右。
ETF的成交值市占率也逐年上升,在全球市場愈趨重要,像是美國NYSE及NASDAQ已突破20%,英國LSE及德國DBAG則分別為14%及12%,亞洲國家近年來同樣超英趕美,韓國、香港分別為13%及9%。但是,台灣ETF交易目前僅占每日成交值僅1.6%,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證交所商品包括股票、權證、ETF及TDR,統計則顯示前11月的交易日均值中,ETF卻僅約11.77億元,位列第三;相較之下,股票仍是國內投資人交易首選,成交值約775億元。林火燈指出,明年在ETF上會更趨積極,不只在國內加強推動、亦將研議兩岸ETF互相掛牌。
針對證交所積極推動ETF發展,法人大多正面看待。永豐投信總經理許如玫就說,ETF是追蹤指數的指數化商品,具有投資組合透明、被動式投資成本低廉等特性。事實上,台灣有1000多檔上市櫃股票,但從事單一個股基本面分析及投資曠日費時,若鎖定1至2檔ETF,即可參考大盤指數趨勢進行波段操作,使投資更具有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ETF是多空兩頭的操作工具,元大寶來總經理劉宗聖就以過去幾次金融危機為例,說明2000年科技股泡沫造成美國許多大型指數腰斬,但當時全球ETF規模從750億美元,倍數增加到1500億美元;2008年金融海嘯台股下跌48%,台灣50ETF規模成長13%。2011年台股下跌20%,臺灣50ETF規模增加15%。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都是由於ETF存在初級與次級市場套利空間,逆勢中價跌量增,反而增加市場交易量能,推升資產規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