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oh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9-27 15:22

3箭難挽中實戶 外資空唱獨角戲

【聯合晚報╱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2013.09.27 03:21 pm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為提振資本市場活絡度,刺激投資人進場投資買股,射出利多三箭,但為何投資人對政府端出的利多牛肉,遲遲不領情,即便有外資法人對台股連20買超大動作的敲邊鼓,投資人還是冷漠以對。證券商業者說,本土投資人對股市的投資熱情,這一年來真的大大減低,這從今年的融資餘額變化,幾乎呈現牛步可看出端倪,中實戶、散戶不願進場,就連投信法人也是不捧場,只有外資唱獨角戲。
台北東區一家大型證券商的陳姓超級營業員說,去年馬政府提出證所稅的復徵大動作,是干擾本土投資人急速退出股市的最大關鍵,雖然政策於今年中己緊急修改,但當傷害已造成時,退出市場的資金,就難以再歸隊,除非市場出現很大的投資誘因。該營業員說,這一年多來,她的客戶群接二連三從股市淡出後,似乎就對股市的投資熱情大大減退,以往每個月可以做7~10億元的中實戶,或是每月做20億元以上的超級大戶,現在幾乎都大減至3、5億元。
她說,這些中實戶與大戶的退場,不少人是因對馬政府的財經領導團隊失望不無關係。台灣在四小龍的競爭力逐年衰退,而政府又無法拿出有效的政策來提昇企業競爭力,加上朝野為政黨的私利惡鬥政爭,均為阻擋本土資金進場資本市場的關鍵所在。
一位已退休的公務員高先生說,他投資股市的經驗至少20年以上,以前台股有行情時,融資餘額每天以10億、20億、甚至40億元的二位數往上拉,融資餘額的消長可以很清楚看出台股的人氣所在,以這10年來為例,民國96年股市上到9500點時,大盤的融資水位衝上4000億元,但這1、2年來的融資水位,即使有不錯的行情,融資水位頂多只有2200~2500億元,可對照出散戶對台股熱情的變化。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