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鳥超小隻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7-18 06:41
新興經濟體 外匯存底銳減
本帖最後由 菜鳥超小隻 於 13-07-18 06:43 編輯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2013.07.18 03:29 am
新興經濟體外匯存底近來銳減,主因是新興國家紛紛買回
因資金撤離而驟跌的本國貨幣,並拋售美國公債等外幣資產。
日經新聞報導,4-6月印尼外匯儲備縮水8.5%、印度減少4%,
巴西也減少2.4%。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5月暗示準備縮減量化寬鬆規模,
成為新興國家外匯存底縮水的導火線。
新興國家已面臨貨幣貶值恐助長通膨、導致經濟減速的新難題。
訂19日召開的20國集團(G20)財長及央行首長會議
將探討新興經濟體資金外流的對策,預料新興國家將要求
美國推出衡量匯市狀況的金融政策,美國的回應將成為焦點。
印尼、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等除中國外的12個國家及地區的
外匯存底總和至6月底為2兆9,700億美元,較4月底的
3兆300億美元減少2.2%,創下2011年底歐債危機發酵以來的最大減幅。
量化寬鬆退場的疑慮使美元迅速從新興經濟體流出,
拖累印尼盾等新興貨幣下跌。
一旦貨幣劇貶推升進口物價,極易招致通膨,
所以各國大舉購買本幣來干匯,導致外匯存底縮水。
新興經濟體記取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教訓,持續積累可因應
資金外流的外匯存底。2008年雷曼危機後美國擴大量化寬鬆,
尋求高報酬的資金湧入新興經濟體。
目前新興經濟體12國和地區的外匯存底總和為10年前的3倍,
仍處於高水平,摩根大通首席外匯策略分析師棚瀨順哉說:
「目前情況不會引發連鎖貨幣危機」。
另外,新興經濟體大舉拋售美國公債,可能成為債市動盪的主因,
分析師認為,此舉將導致美國長期利率上升。根據聯準會顯示,
6月底海外央行持有的美債等證券比上月減少400多億美元,
創下2011年底以來的最大減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