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瓜不拜 發達公司協理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4-30 11:03

法國總統選舉深刻影響歐盟走向

法國總統選舉深刻影響歐盟走向2012年04月29日 07:06
法國大選對世界的影響可能更多體現在經貿領域,法國國內反全球化聲音高漲,法國新領導人未來可能推動歐盟採取更多的貿易保護措施
4月22日,法國舉行總統選舉。據法國內政部公佈的最新統計數字,左翼的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在第一輪選舉中得票率為28.63%,現任總統、右翼的人民運動聯盟候選人薩科齊得票率為27.18%,排名第二。二人進入將於5月6日舉行的第二輪總統選舉。也就是說,下任法國總統會在二者之間產生。從法國當前形勢以及薩科齊與奧朗德的競選綱領及表現看,不論二人誰當選法國下任總統,都將給歐盟甚至世界帶來影響。
最大的影響將表現在歐盟主權債務危機的發展走勢方面。主權債務危機是當前法國及歐盟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在經歷了短暫的風平浪靜後,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形勢惡化,成為歐債危機新的焦點,其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走高,近來已越過6%的危險高位。
除經濟形勢不好等因素外,法國總統大選的結果成了當前處理歐債危機的一個看點。奧朗德已經明確表示,如其當選,將就歐盟“財政契約”重開談判,鋻於重開談判耗時費力,可能動搖市場信心。且奧朗德還說,將增加政府公共開支,並繼續增稅,還提出退休年齡應從62歲降回到60歲。鋻於法國國債佔GDP比例已經接近90%,財政赤字佔GDP比例仍高達5.7%。市場對法國能否兌現減少赤字的承諾疑慮也在增多。如奧朗德當選,法國面臨的變數將增大。近期法國國債收益率出現新高已經表明瞭市場對法國信心下降的趨勢。
薩科齊多次就此攻擊奧朗德,稱如奧朗德當選,法國將出現資本大量外逃的局面,法國可能陷入類似希臘式的困境。就薩科齊而言,為迎合選民,他也說,將向歐元區其他國家提出改變歐洲中央銀行功能的問題,要求歐洲中央銀行除了控制通脹外,還應擔負起刺激歐元區經濟增長的職能。鋻於德國對歐洲中央銀行獨立性及控制通脹的高度重視,德法矛盾因此可能增大,並影響德國及歐洲中央銀行救助歐元區的意願。
法國第二輪總統選舉不論結果如何,都將影響到歐洲一體化的節奏和進程。總體看,法國的民族主義和排外情緒呈上升之勢,歐盟成為奧朗德和薩科齊共同的指責對象。薩科齊為追求右翼選民的支援,宣稱如果歐盟在年內未能就申根協議達成令法國滿意的談判結果,法國將退出申根區。申根協議是歐洲一體化的重要成果和標誌,如果法國退出申根區,將是歐洲一體化的倒退。
從第一輪的投票結果看,排名第三的瑪琳·勒龐得票率為18.01%,創造了國民陣線候選人在總統選舉中的得票新紀錄,她的選擇將給第二輪選舉增加變數。瑪麗娜的主要政策主張就是反歐元、反歐盟和反對歐洲一體化,包括主張退出歐元區等。薩科齊為贏得勝選,唯一的希望就是尋求極右翼的支援,因而可能進一步向極右翼主張靠攏。
歐洲國家對此已表示高度警惕。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說,“瑪琳·勒龐這一高支援率令人吃驚,但是我期待在第二輪選舉中,她將銷聲匿跡。”丹麥外長瑟芬達爾稱,法國的選舉結果“非常令人不安”。盧森堡外長阿瑟伯恩稱,薩科齊對瑪琳·勒龐贏得高支援率要負部分責任。因為他在競選中提出要加強對移民控制,對申根免護照旅遊區要進行改革。
相對薩科齊,歐洲其他國家則對奧朗德更為擔心,奧朗德公開主張對歐洲央行賦予像美聯儲一樣的雙重使命,要求歐洲中央銀行更重視增長和就業。更令這些國家擔憂的是,奧朗德主張就新財政協議重新展開談判,這將給歐元區經濟和財政一體化帶來更多障礙。比如德國在發行歐元區統一債券等問題上可能更為保守。有鋻於此,德國《漢堡晚報》以“對歐洲的沉重打擊”為題稱,法國民粹主義呼聲高漲,如繼續照此發展,歐洲一體化將遭遇真正的失敗。
歐債危機進一步改變了德法兩國的實力對比及在歐盟內的地位和影響力。法國屈居第二,德國則成為歐盟內絕對的老大。法國對德國主導歐元區救助方案疑慮增大,奧朗德攻擊薩科齊完全聽從默克爾,認為法國在“財政契約”的談判中根本沒有發出自己的聲音。因此要求重談“財政契約”。薩科齊對歐洲中央銀行的新要求無疑也與德國主張截然對立。因此法國大選無論誰勝出,特別是如果奧朗德勝出,法德關係將面臨新的磨合。據歐洲媒體透露,德國總理默克爾曾私下表示,薩科齊已經夠難打交道,與奧朗德打交道將是更不可能的事。
目前看,法國總統大選對世界的影響可能更多體現在經貿領域。法國國內反全球化聲音高漲,認為法國競爭力降低,社會模式受衝擊、工作機會流失等問題都是全球化的結果,薩科齊和奧朗德也都極力迎合這種情緒。薩科齊公開宣稱歐盟應更多擔負起保護歐盟企業的責任,呼籲歐盟制定“購買歐洲貨”條款。無獨有偶,就在薩科齊提出這一要求不久,歐盟委員會就出臺了關於政府採購的立法建議,要求歐盟未來可以拒絕不對歐盟開放政府採購市場的國家進入歐盟政府採購市場。在保護法國企業和產品等問題上,奧朗德立場與薩科齊基本一致,也就是說也有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因此,法國新領導人未來可能推動歐盟採取更多的貿易保護措施。
但總體看,法國精英及民眾也認識到,世界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法國實力和地位相對下降的趨勢難以逆轉,法國的未來在於歐洲一體化和歐盟的強大,在於與全球各國加強合作,因此,法國新領導人上臺會給歐盟和世界帶來影響,但這種影響會是有限的、可控的。□(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 (責任編輯:邵希煒)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