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11-07-02 05:35
7/4號傳真稿筆記
金融股大象跳舞 股王爭霸全體動
6月30日央行理監事會議如市場預期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調升至1.875%,是2009年重啟升息腳步以來第5度升息,累計達2.5碼(0.625個百分點),這對2008年以來持續處於利差損的壽險業而言當然又是一大助益。尤其近日戰局白熱化的「國泰VS.富邦」的金融股王之爭,雙蔡系出同源,當蔡宏圖「嚥不下這口氣」,經營策略轉趨積極,這頭老大象能恢復活力嗎?
根據保發中心資料顯示,國壽至去年底銀行存款2,683億元,股票投資1,782億元,不動產(不含自用)1,262億元,國外投資更達1.1兆元,可運用資金總計達2.68兆元,穩居國內壽險業最大「金主」。若以保險法規定股票加上公司債投資上限35%計算,目前仍有約6,898億元的加碼空間;而不動產投資上限以30%計算,也有6,787億元的加碼空間,這些錢只要有十分之一真正投入股市或房市,就不得了,現在的重點是:「要不要動?」
2009年2月國泰老三蔡鎮宇接下國泰金、國壽及國泰世華銀行共3個副董事長的職務,到去年6月分家的一年半時間內,市場都說蔡鎮宇「救了國泰」,但其操作績效有點被神話。國泰金的ROE從2009年第1季的3.18%掉到2010年第2季的0.17%,ROA從0.13%降至0.01%,真的好嗎?
蔡鎮宇出脫手中15%的國泰金持股,蔡宏圖以自籌的200億元,及旗下企業─萬寶開發、霖園投資所持有的國泰金股票作為擔保品向銀行質押聯貸收購。以當時市場利率約2%、貸款本金保守估600億元計算,每年利息就高達12億元,這筆支出對蔡宏圖而言也是大壓力。而分家後蔡宏圖與大哥蔡政達對國泰金持股估至少45%,與國泰金營運績效連動性又更高了,必須靠每年配發現金股利穩固資金流通性,因此2010年國泰金每股盈餘雖才0.42元,卻大方配發0.6元現金、0.2元股票股利,在6月28日除息後立刻有27.4億元進帳,紓解利息壓力。
因為無法完全得知其交易細項,我估算當時蔡宏圖收購股權的每股成本約55元,以目前國泰金市價44.5元計算,帳面損失就有167億元。現在蔡宏圖當然要拚命,除了指派長子蔡宗翰任職國泰世華銀行董事外,也重用專業經理人管理集團營運。如今年正式兼任國泰金與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的李長庚,民國75年就進入國壽財務部,83年被公司選派赴美國最知名的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念MBA學位,86年被蔡宏圖拔擢成為國壽最年輕的經理,並兼任蔡宏圖的特別助理,可說是嫡系最得力的左右手。
在資本市場布局方面,今年5月蔡宏圖延攬朱士廷擔任國泰證券董事長。朱士廷擅長行銷,在產學界都有資深經歷,不但曾任證交所、期交所副總,也當過凱基期貨董事長,在他證交所任內將TDR成功炒熱,這對國泰證衝刺市占應有正面評價。而2005年挖角ING安泰投信的張錫也成為國泰投信總經理,今年國泰金以27.7億完全收購國泰投信,並另提撥國壽約2,200億元股票投資與30人操作團隊至國泰投信,資產管理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超越復華投信成為臺灣最大的投信公司,國泰金更在日前與美國Conning Holdings在香港成立「國泰康利資產公司」,再度證明蔡宏圖的保守心態變了。
當媒體都將焦點放在雙蔡PK上,卻忽略另一檔同樣具股王爭霸實力的可怕對手-中壽(2823)。中壽去年12月砸下17億元與中國建設銀行策略聯盟合資成立的「建信人壽」,已獲得大陸保監會批准完成交割,正式取得19.9%股權。雖然持股不及建行,但以建行在全中國有13,403個分支機構來看,中壽才是未來「中國市場保險股」可能的最大贏家。
中壽第1季並未處分業外利益,但單季每股盈餘卻高達1.3元,比富邦金更好,且投資報酬率高達4.63%,資金成本已降到4%以下,成功擺脫利差損,持有的不動產潛在利益也有108億元,每股稀釋後隱含價值(EV)可達39.15元,未來股王爭霸將呈現「雙蔡一辜」的三強鼎立局面。
在投資市場中,跟著資本家的腳步走,就不會錯!如今金融股可說「內外兼具」,連最保守的蔡宏圖都要讓老大象開始跳舞,加上央行升息和國際經濟情勢穩定,接下來逐鹿中國市場的「中原大戰」,戰局也悄悄展開。沈寂20年的金融股,該是時候睡醒了!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切勿作為個人投資依據,更不為個人獲利保證,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